湖南日报10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李传新通讯员胡遵吴娟李*山)“谢谢医生!我不用担心另外一条腿保不住了。”今天,长沙82岁的石医院出院时感慨地对医生说。
(图为潘宏伟主任团队术后为石奶奶查房。)
年7月,在家休息的石奶奶突然感觉右下腿疼痛,并且摸上去皮肤冰凉。起初,她以为是人老了“血脉不通”,就吃了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并对疼痛处进行冰敷,但疼痛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逐渐难以忍受。医院,医生发现石奶奶右下肢冰冷,并且多发瘀斑,考虑下肢坏疽可能。为寻求进一步治疗,石奶医院,经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考虑其右下肢动脉栓塞时间过长,错过了最佳动脉开通时间,导致右下肢形成坏疽,需要尽快截肢,否则坏疽将导致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最终,医院骨科接受了截肢手术,康复后出院。
然而,血栓并没有就此放过石奶奶。年6月,石奶奶再次感到左下肢疼痛伴发冷,这一次家属不敢大意,立医院介入科,接受紧急动脉栓塞切开取出术,术后疼痛症状立即得到缓解。年9月,石奶奶左上肢再发肿痛不适,第三次入院,接受了左上肢动脉血栓抽栓术,症状才得以缓解。
为什么血栓再三找上石奶奶?原来,石奶奶5年前被诊断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并没有做相关治疗,持续性的房颤导致左心耳血栓形成,后脱落导致肢体血栓栓塞。心内科三病区主任潘宏伟查看情况后告诉石奶奶及家人,她的房颤血栓评分为8分(最高9分),血栓栓塞风险非常高,血栓还可能随时堵塞脑等重要器官,建议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手术非常顺利,经过康复治疗后今天出院。
潘宏伟介绍,房颤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就是血栓事件的发生,因为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左心耳是心脏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因此,一旦发现房颤,要积极规范治疗,遵医嘱、规范服药抗凝治疗,坚持低糖、低油、低脂、低盐饮食,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
针对房颤,潘宏伟提醒:应做到“三早”。早发现:心悸,乏力、劳累,眩晕,胸部不适,气短等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初步诊断房颤,但确诊需要心电图检查;对于房颤短暂发作难以捕捉到的患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早治疗: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
(一审:李传新;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