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健康生活关爱自己
关爱自己健康的生活作息
HEALTHSCIENCE
在现代医学中,影像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介入治疗。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各有优势,从最适合疾病检查的角度,以及经济负担、检查的难易度和检查时间的长短等考虑,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为您选择一个适合您病情的检查。当一种检查完成后,依然无法得到可靠、明确的诊断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检查补充。该如何正确选择影像检查,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燕桂新为您详细解答。
-KEEPFIT-
关爱自己健康的饮食习惯
HEALTHSCIENCE
关爱自己
-KEEPFIT-
关爱自己健康的心态
HEALTHSCIENCE
检查原理
常用的影像检查主要有四类,即:X线、CT、核磁共振、B超。
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
1.外伤:粗看X线,细看CT——B超/核磁看不清各种外伤,都有可能伤到骨头,如果怀疑有骨折,那么优先选择X线片。X线无法穿透骨骼,可以清楚的显示骨皮质有无断裂、扭曲、错位等骨折征象。如果X线还无法确认有没有骨折,那就需要再做CT进一步仔细观察了。B超和核磁对骨皮质的显示不理想,一般不使用,除非怀疑存在隐匿性骨折的可能,才会选择核磁共振。2.椎间盘等软组织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首选核磁,其次CT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椎间盘疾患需要观察椎间盘与邻近的神经根情况,这些都属于人体内的软组织成分,而核磁共振的最大优点就是对软组织的显示极佳,要想更好的显示这些软组织,首选的检查就是核磁共振,其次才是CT。同样的道理,核磁共振可以清晰显示脑内的皮髓质细节,在各种脑内疾病如脑梗塞、脑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核磁也是首选检查。关节、肌肉、脂肪等软组织检查同样会把核磁检查放在第一位。3.肺疾病:粗看X线、细看CT——不看核磁和B超X线胸片是我们最常见的检查之一,它可以粗略的显示肺、心脏、主动脉和胸膜等胸部结构。CT对肺结构的显示则更加清晰、明确,对大多数肺部病变的检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尤其在早期肺癌筛查方面,CT检查越来越显示出其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对肺组织显示不佳,核磁和B超一般很少用于胸部检查。4.腹盆腔:粗看体检用B超——细看CT加核磁B超对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及盆腔器官的显示都不错,同时不会受到呼吸对腹部器官的影像,因此常作为腹盆腔常规检查和体检的首选。而一旦B超发现问题,又无法明确诊断时,就需要CT和核磁进一步判定病灶的性质了。其次,超声受气体的干扰影响很大,对一些含气空腔器官如肠道等的诊断效果会下降很多,这时也需要选择CT和核磁。5.心脏/冠脉用CT——功能选彩超常规的心脏检查,彩超使用较为普遍,它可以提供丰富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信息。而对于冠状动脉的检查,CT则是首选,它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斑块及狭窄程度等。核磁虽也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检查,但在斑块的显示上不及CT。科室简介
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是集普通X线、CT、MRI、介入放射学于一体的综合影像科,是兵团重点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4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1人、技师14人,护理4人。
中心配备有佳能层高端CT、3.0T超导核磁共振、海扶刀、GE大型智能血管机、全景牙片机、钼靶机、双能量骨密度测定仪等先进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设备。目前开展了绝大部分影像检查和介入治疗项目,比如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扩散成像、张量成像(DWI、DTI)、磁敏感成像(SWI)等脑功能成像、乳腺功能成像、心脏功能成像;CTA、头颅灌注、螺旋CT小肠成像、骨二维成像、CT引导下穿刺、定位;各部位脏器血管介入造影诊断、头颈部肿瘤、肺癌、食道癌、肝癌、肠癌、胰腺癌、支架植入技术,消化道出血、产后大出血、外伤性肝、脾、肾、肠等出血栓塞技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夹层动脉瘤等介入治疗技术,为医院临床医疗与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影像基础。
中心秉承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在保证优质诊疗服务的同时,注重内涵建设,不断夯实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疆内外各种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整体检查诊疗水平。近年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发明专利5项,每年有1-2项师市及兵团科研项目成功申报及多篇优质论文发表,多次荣获自治区、兵团及师市科技进步奖。
专家介绍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