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出血频发,我们该怎么办?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可以分为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指由长期高血压或淀粉样血管病,引起小动脉自发破裂或小穿支动脉自发破裂导致的脑出血,约占85%。
继发性脑出血指由血管畸形、动脉瘤、既往药物使用、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颅内肿瘤、静脉窦血栓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出血。
因此高血压并不是脑出血唯一的致病因素,血管畸形、动脉瘤、既往药物使用、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颅内肿瘤、静脉窦血栓及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脑出血。
1、情绪激动,易引起血压不稳定,诱发脑出血。
2、天气寒冷,气温骤降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脑出血发病率较高。
3、睡眠不好、疲劳过度、抽烟、喝酒,使血压升高,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出血几率。
4、过度肥胖,缺乏运动,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增加血管负担,易发生脑出血。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逐渐年轻化,脑出血再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中年人甚至青年人患脑出血也屡见不鲜。
预防脑出血,其实并不难,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1、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疾病。定期体检,发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积极治疗,减少脑出血诱发因素。
2、合理饮食很重要。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饮食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注意荤素搭配,合理膳食,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适量食用鱼、蛋等优质蛋白。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应该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少情绪波动,避免熬夜、体力和脑力过度劳动。
4、加强防护,适当锻炼。当气温变化时,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增减衣物。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脑出血爆发极为凶险,常表现为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出现这些症状,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尽快送往医院。
根据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身体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若确定手术治疗,应及早进行,减少血肿压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在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的手术方案有:颅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外钻孔引流术、3D影像引导下神经内镜经额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创伤较大,但可以直接清除血肿,达到立即减压的目的,而且止血效果良好。如病情严重颅内压过高,可去骨瓣减压,还可留置引流管,以帮助度过术后反应期,目前多用于出血部位不深、出血量大,中线移位严重的患者。术前已有脑疝形成,但时间较短的患者也采用此方法,以达到迅速减压的目的。
脑室外钻孔引流术是指在头颅钻孔或锥孔,将硅胶引流管置于脑室,将脑脊液或血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性手术,能够减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形成。
[1]文中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