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沛嘉加奇middot嘉介谈张鑫加
TUhjnbcbe - 2021/11/26 16:49:00
北京青春痘中医医院 http://m.39.net/pf/a_9160265.html

■术者寄语

“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开颅夹闭及介入栓塞。但开颅手术应激创伤大,同时开颅手术对动脉瘤大小及指向要求较高,术中随时可能因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致有致命性后果,如不能有效填塞动脉瘤制止出血,患者常因颅内大出血导致颅内压剧烈升高,继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

加奇生物作为一家国产公司,可以为临床提供动脉瘤治疗的整体解决方案,特别是Tethys?中间导引导管不论是在支撑性和到位性上表现的都非常优异,为手术的成功进行保驾护航。”

本期嘉介谈邀请医院张鑫教授,分享加奇生物整体解决方案治疗右侧海绵窦段动脉瘤应用体会,精彩不容错过。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邹XX,男,42岁

因发现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周余入院。

简要病史

既往出生后发现左眼外展不能,近1年自觉行走不稳。

入院查体情况

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70mmHg。神志清楚,精神良好,表情自如,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语言正常,对答切题。

术前影像学检查

术前造影结果:

造影见右侧海绵窦段动脉瘤,大小约6.8mm×4.8mm,颈宽4.2mm,动脉瘤呈分叶,瘤顶及瘤颈处见共3个子阜,右侧优势供血。

初步诊断

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治疗经过术前讨论①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指征明确。②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开颅夹闭及介入栓塞。但开颅手术应激创伤大,同时开颅手术对动脉瘤大小及指向要求较高,术中随时可能因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致有致命性后果,如不能有效填塞动脉瘤制止出血,患者常因颅内大出血导致颅内压剧烈升高,继发脑疝,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③术前应将手术风险告知患者家属知晓,完善手术同意书等医疗文书,注意手术操作轻柔、仔细,谨防血管损伤。④术后予对症支持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及颅神经和四肢活动变化,密切监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必要时复查头颅CT、CTA、DSA了解病情。手术材料

加奇Tethys?中间导引导管6Fcm

加奇Jasper?弹簧圈(3D:5mm×15cm,4mm×10cm;1D:2mm×6cm,2mm×4cm,1.5mm×3cm)

加奇Presgo?微导管10系列

加奇Presgo?微导丝14系列

SolitaireAB支架

手术过程1

麻醉生效后,取右侧腹股沟韧带下方约2cm,右腹股动脉为穿刺点,采取Seldinger技术,5F单弯导管行至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大小约4.7×4.9mm,瘤颈4.2mm,囊状。根据造影情况决定行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栓塞术(支架辅助)。全身肝素化后,置入长鞘。

2

加奇Presgo?微导丝、支架导管引导加奇Tethys?中间导引导管6Fcm顺利上至C7段,推送过程中无明显阻力。后回撤至右侧颈内动脉C2水平,支架导管到位,未见造影剂滞留,选取合适工作角度再次造影确定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情况,根据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情况。

3

根据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形态对加奇Presgo?微导管预塑形,加奇Presgo?微导管在加奇Presgo?微导丝指引下超选至动脉瘤腔,后选取合适角度准备弹簧圈栓塞。

4

选择加奇Jasper?弹簧圈3D5mm×15cm及4mm×10cm的型号进行成篮,后半释放支架选择加奇Jasper?弹簧圈1D2mm×6cm,2mm×4cm进行填充,最后选择加奇Jasper?弹簧圈1D1.5mm×3cm进行收尾。填塞过程中间断性造影了解栓塞情况。

5

栓塞完毕后完全释放支架,造影显示动脉瘤基本不显影,RaymondI级,载瘤动脉通畅,支架展开良好。术中患者病情平稳,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纱布绷带回定。

术后影像

病例总结

1

非常高兴加奇生物能成为第一家可以提供动脉瘤整体解决方案的国产公司,为临床提供Tethys?中间导引导管、Jasper?弹簧圈、Presgo?微导丝以及Presgo?微导管这些优秀的器械。

2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不论是在支撑性和到位性上表现的都非常优异,可以充分满足在动脉瘤治疗过程中对于稳定通路的需求。

3

加奇Jasper?弹簧圈作为第一款国产弹簧圈,在不断升级之后,使用感受非常柔软,推送较为平顺。该动脉瘤对于微导管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Jasper?弹簧圈在微导管不稳定的状态下,表现非常优异。

术者简介

张鑫

医院

医学博士,神经外科副主任,全*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第二*医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及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脑防委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兼神经介入组组长,江苏省介入医学分会委员兼神经介入组组长,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介入专业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专家。年开始从事神经介入的临床与基础工作,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复杂的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及硬膜动静脉瘘等的栓塞治疗有深入的研究。每年完成各类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近余例,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SCI30篇)。江苏省“科教强卫”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外源性课题8项,年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年获全*医疗成果三等奖。

扫码查看嘉介谈往期精彩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沛嘉加奇middot嘉介谈张鑫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