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窗相关动脉瘤的治疗,本研究发现为了实现动脉瘤的标准成功栓塞、减少动脉瘤复发再通,而不得不闭塞较细一侧的成窗动脉—该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并无显著并发症发生。
研究背景动脉成窗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血管变异,在这种变异中,通常为单支的血管又分出另一支,二者在下游汇合。尽管外膜层可能共用/不共用,但每支血管都有自己的内皮层和肌层。在既往的研究中,动脉成窗的发生率因影像诊断方式的不同而异:MRA为1.5-2.77%、CTA为2.3-12.9%,DSA为2.1-28%。成窗与动脉重复类似(也称为极端成窗),只是动脉重复为两支独立的血管,并不合并。除了其异常形态之外,成窗在临床上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其可能参与了其他血管疾病的发生,如脑动脉瘤、缺血、烟雾病(MMD)和动静脉畸形(AVMs)。动脉瘤是该情况下最常见的伴随疾病,其原因尚不明确。成窗相关动脉瘤(FAs)的复杂性给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带来了技术上的困难。有关FAs血管内治疗的现有文章主要以病例报道或小的病例系列为主。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FAs的血管结构特性和通过血管内治疗所获得的结局,并强调了介入手术技术方面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研究人群及数据收集:年2月至年7月,例患有个颅内动医院接受了血管内治疗。在该人群中,共连续纳入了例(1.9%)经过治疗的FAs患者(共个动脉瘤)。FAs定义为涉及成窗血管的动脉瘤,根据与血管的解剖关系进行分类(近端、成窗血管段或远端,见图1)。离成窗部位较近(但分离)或位于远端的动脉瘤均被排除(见图1e、f)。行常规血管造影和3D旋转成像以确认所有病变的解剖形态。图1.成窗相关动脉瘤(FAs)患者的纳入标准示意图—纳入标准(a-d)符合纳入FAs资格的动脉瘤,包括近端、成窗血管段或远端;排除标准(e,f)动脉瘤与成窗动脉环分离/距离较远。a:近端;b,c:成窗血管段;d:远端;e:动脉瘤与成窗血管环相近但分离;f:动脉瘤与成窗血管环距离遥远回顾纳入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即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以及是否二次栓塞(再治疗)。血管造影特征,包括动脉瘤的位置、大小、颈宽、瘤深瘤颈比(D/N)、动脉瘤的形状(有无水泡样改变)、动脉瘤与成窗血管关系(近端、远端或成窗血管段)、成窗血管的对称性、栓塞技术和初始闭塞状态等。成窗血管对称定义为二者直径之比0.9。所有动脉瘤的形态和动脉结构图均依赖于脑血管造影和3D旋转重建血管造影。3D成像可显示动脉瘤的最大尺寸和瘤颈宽度。根据脑血管造影时的工作角度,对D/N比和成窗血管的对称性进行比较。血管内治疗过程:绝大多数手术在全麻下进行。UIA患者术前常规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使用VerifyNowP2Y12试验检测氯吡格雷耐药性。年11月,引入小剂量普拉格雷作为治疗前用药,并于年6月起停止了氯吡格雷的应用。置入股动脉鞘后给予普通肝素(IU),随后每隔1小时给予1次(IU),每小时监测活化凝血时间。SAH患者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保留全身肝素化,直到适当的保护到位。持续向动脉瘤内填圈,直到病变满意地消失。对于有支架的患者,建议栓塞后继续至少3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之后单药维持至少1年。对于既往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弹簧圈有突出或有系统性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患者,则给予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在一些病例中,我们在弹簧圈栓塞时通过栓塞瘤颈周围而有意地闭塞了一侧的成窗血管。但没有闭塞整个的成窗血管结构(图2、3)。使用3D旋转成像和工作角度的放大图,以确认成窗血管节段有无穿支血管,也是必要的。最终根据术后血管造影上有无血流,判定成窗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在一侧完全性闭塞的情况下进行血管造影,确认一侧成窗血管是否逆行填充另一侧闭塞段血管。图2.成窗血管完全闭塞:(a,b)3D成像及侧位造影显示成窗相关动脉瘤(分类属于近端),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c)栓塞后造影显示较细侧的成窗动脉完全闭塞(血流逆行进入闭塞动脉远端和后交通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结局: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介入医师使用Raymond分级(分为完全闭塞、瘤颈残余或瘤体残余),评估弹簧圈栓塞后即刻的造影闭塞状态。其中动脉瘤完全闭塞和瘤颈残余代表手术成功。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6个月、18个月(或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进行MRA随访,并在DSA下对疑似复发的动脉瘤进行再治疗。在随访中,动脉瘤闭塞程度的评估依赖于最新的随访DSA和MRA研究。动脉瘤的复发按Raymond量表分为完全、少量和多量。复发后再次栓塞的指征以动脉瘤多量复发作为基准。术中发现造影剂外渗定义为术中破裂(IPR)。血栓栓塞事件(TE)的特征为血管管腔充盈缺损、血管内造影剂停滞或远端动脉不显影。术后神经功能恶化需要进行CT或MR扫描以确认是否有出血和缺血性病变。与血管内治疗相关区域内的梗死同样提示TE事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术后6个月的临床结局进行评价。mRS评分2定义为功能结局较差。图3.成窗血管不完全闭塞:(a,b)3D成像及工作角度下造影显示成窗相关动脉瘤(分类属于近端),位于前交通动脉;(c)栓塞后造影显示较细侧的成窗动脉开口处的不完全闭塞,仍有持续的正向血流通过图4.FA的成窗动脉分类:(a,b)3D成像及正位造影显示成窗相关动脉瘤(分类属于成窗动脉段);(c)栓塞后造影显示较细侧的成窗动脉不完全闭塞研究结果患者特征:例(个动脉瘤)患者(男性53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59.0±10.3岁),总结在表1中。在这些患者中,其中2例为成窗部位多发动脉瘤,19例为破裂动脉瘤,3例复发再通动脉瘤。动脉瘤最大直径(不包括复发病变)从1.8mm到15.3mm不等(平均5.1±2.5mm),62例(60.8%)5mm。大多数(56例,54.9%)为宽颈,宽颈比1.5。FAs主要位于前交通动脉(88/,83.8%)、基底动脉(7/,6.6%)、大脑前动脉(4/,3.8%)和颈内动脉(3/,2.8%),见图2。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椎动脉各占约1%(1/)。成窗血管二者多不对称(90/,85.7%),其他部位动脉瘤29例,17例患者具有多支成窗血管。在该患者群中,FAs倾向于发生在成窗血管段(59/,56.2%),其次是近端(43/,41.0%,图2/3)及远端(3/,2.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