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秋节,除了欢欢喜喜地吃一顿家宴,有的人趁着热闹不免手痒“搓”一把。15日下午,福州53岁的曾依哥(化名)因为摸到了一副极品好牌,高兴地手舞足蹈。谁料下一秒,他就头痛剧烈,四肢抽搐,险些丧命麻将桌。
图文无关
依哥颅内动脉瘤破裂牌桌上笑晕
医生微创介入栓塞动脉瘤
福州53岁的曾依哥和家里人午饭后凑齐了四人打麻将,那天曾依哥手气特别旺,连赢了好几把,令他十分兴奋。正当他又摸了一副好牌时,突然感觉头脑胀痛,然后喷射性呕吐,四肢抽搐,连话都说不出了。家里人顿感不妙,急忙叫救护车送医。送医途中,曾依哥陷入昏迷,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杨永凯根据曾依哥检查的赶紧给曾依哥做了头颅CT,发现曾依哥颅内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排除了其他疾病后,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极大,且患者已陷入中度昏迷,颅内脑室已有积血,如不动脉瘤栓塞后及时引流,很可能会压迫脑干,导致病人死亡。
开颅可以直接夹闭动脉瘤,但是创伤大,风险大;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创伤小,相对安全,患者恢复也较快。经过术前讨论,在医院张帆教授的指导下,神经介入团队和麻醉科合作为曾依哥实施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
杨永凯医生从曾依哥的腹股沟处开了一个小口,在屏幕显示的血管造影成像下,使微导管进入脑动脉瘤体内,将发丝般粗细弹簧圈通过微导管一点一点地送入脑内异常血管处,将动脉瘤填塞,屏幕显示,在弹簧圈的致密栓塞下动脉瘤完全不显影了。
第二天,神经外科又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成功为曾依哥进行了脑室外引流术,降低了颅内压力。曾依哥由中度昏迷转为浅度昏迷,医院观察。
杨永凯医生在手术中
上厕所太用力也会诱发动脉瘤破裂
杨永凯医生告诉口碑君,当人兴奋时,血压就会升高,原本就薄弱的动脉瘤瘤腔在颅压升高时极易破裂——颅内动脉瘤好比人脑里的“不定时炸弹”,容易在人兴奋、紧张、压力大时发生破裂。
此前,有位中年女性在厕所排便时,就是因为用力过猛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晕倒在厕所。
杨永凯医生提醒大家,如果查出颅脑动脉瘤,一定要保证情绪稳定,同时避免激动、瞬间用力等情况,以免增加颅压,诱发动脉瘤破裂。
颅内动脉瘤症状不明显
可用五个因素初筛
在很多医学纪录片里,我们总是能看医院的年轻人,检查结果常有“动脉瘤破裂”,家属表示十分不理解:他们平时身体健康,体检也无异常,为什么脑袋里会突然出现个肿瘤呢?
颅内动脉瘤是人体的不定时炸弹,50~60岁是此病的高发人群,90%的人知道时就是在动脉瘤破裂,头痛难忍时被送医的时候。又因其致死致残率极高,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有少数病人,因动脉瘤长大压迫邻近脑神经产生特殊表现,如后交通动脉瘤压迫眼神经引起一侧眼睛睁不开等。
动脉瘤如此具有隐蔽性,又如此凶险,我们是否需要积极排查呢?
实际上,是否在健康人群中进行颅内动脉瘤的筛查存在争议。中国的专家共识认为:
1、对于有家族史;
2、或患有与动脉瘤发生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的人群,如多囊肝多囊肾或马凡综合征患者;
3、尤其是女性;
4、年龄30岁;
5、吸烟或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
有以上因素者可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脑部血管造影(CTA)检查,以排除有无颅内动脉瘤,如发现或怀疑为颅内动脉瘤则必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
CTA检查无创伤,可以排查较大的动脉瘤,价格也相对便宜,RMB左右;MRA诊断动脉瘤的作用与CTA大致相同,对于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可以酌情选择MRA。
如果动脉瘤太小或比较复杂,就要靠DSA了,其为有创检查,较为精细,也是目前检查动脉瘤的金标准,价格为RMB左右。
具体检查应咨询医师后再进行。
口碑君说所以,让曾依哥笑晕过去的到底是什么牌?
文章由口碑医生原创
转载需经授权,盗用必究
?推荐阅读
3D打印帮忙!医生拆除女子脑中四颗“定时炸弹”!
名医打造个人品牌
发现你身边的好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