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的脑血管检查没问题啊,为什么还是得卒中了?”在医院医生经常听到类似的问题。
卒中是脑血管疾病,很多人认为脑血管正常就说明不会得卒中了,但实际上,有统计显示,1/5的脑血管病其实来自心脏,先有房颤,和血管毫无关系。所以脑血管筛查正常,并不意味着你不会患脑血管病。
与之相对的,还有另一类患者因为体检时检查出了颈动脉斑块,医院,生怕自己突然卒中了。这又是另一个误区。
大家往往把颈动脉检查看做卒中筛查,其实并不是。
卒中筛查是一个综合过程,脑血管检查和颈动脉检查等只是其中一部分,发病与否多取决于它具不具有危险因素。颈动脉有斑块不一定就会发生脑卒中。
都说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脑血管检查和颈动脉检查都不是确诊的指标,那如何进行卒中筛查才是正确的呢?
其实,卒中筛查已经有比较系统的方法了。首先请回答以下问题,看看你是不是卒中高危人群。
脑卒中风险评估包括以下8项:(1)高血压病史(≥/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房颤和心瓣膜病;
(3)吸烟;
(4)血脂异常或未知;
(5)糖尿病;
(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7)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
(8)有卒中家族史。
注:每一项得1分。如果你的得分≥3分,或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那就要当心了,你是脑卒中高危人群。若得分<3分,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是脑卒中中危人群;得分<3分,且无慢性病者为脑卒中低危人群。
原则上,超过40岁的人都需要进行卒中筛查,对于卒中高危人群,医院进行风险评估。
一般来讲,卒中的筛查包括:询问记录是否具有某些对卒中有亚种影响的高危因素,以及实施与卒中相关的专业医疗检验检查并记录结果,包括患者既往心脑血管病史、血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TCD)等。
具体来看可以分为6部分???
1.医师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重点询问有无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吸烟饮酒史、饮食生活习惯、家族性心脑血管病史等,测身高、体重、腹围、双上肢血压、听血管杂音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
2.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体征或既往有异常指标需进一步检查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凝血项、血液免疫检查等。
3.脑、颈部血管超声脑、颈部血管超声是卒中筛查、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的最基本、最便捷的无创性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4.其他设备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执业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执业医生资格、大型超声仪器上岗证。
5.CT脑血管造影(CTA)或MR脑血管造影(MRA)高度怀疑为脑血管病或血管超声检查提示有脑、颈血管病变时,为辅助诊断及进一步评估病变程度,可行CTA或MRA检查。无创性检查技术检测结果的综合评估有利于提高脑、颈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6.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目前仍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此项检查对设备和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且为有创性检查,故不宜用于脑血管病变的初步筛查与重复性检测,适用于脑血管病变,如脑动脉狭窄、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的确定诊断,明确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不过,提醒大家,不必过度担心,就像“有颈动脉斑块也不一定会得卒中”一样,很多因素需要综合起来判断,但高危人群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议尽早做评估。
●华领体检
把肠癌当痔疮,耽误了多少性命!区分肠癌和痔疮记住这几点!
●华领体检
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尿*症?注意:这些事少做!
●华领体检胃癌呈年轻化倾向,现在知道这些还不算晚!
●华领体检
不要谈癌色变!远离癌症你得知道这些
免责声明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2.因编辑需要,文字与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3.部分段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因无法一一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宣传资料所涉宣传内容,仅作为健康宣传推广使用。
5.本文章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