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VIP体检套餐你选对了吗
TUhjnbcbe - 2021/7/3 21:54:00
北京根治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

首先,请大家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有一种疾病会影响1%的人群,它是致命的,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针对该疾病的筛查有90%的准确率。那么,如果你的筛查结果是阳性,你有多大可能患病?”在聊体检之前,先看一下筛查二字。“筛查”是年公布的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名词。主要是指应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手段,从表面健康者中查出可能患病者,以便进一步诊治的过程。上面的问题,你有答案了吗?若接受筛查的为人,筛查准确率为90%,疾病影响为总人口的1%,其筛查结果分布如下:我们回到上面的问题,如果你的筛查结果为阳性,那你真正患病的概率是9/(9+99)≈0.,其实连10%都不到。看到这个结果是不是很震惊?很意外?很纳闷?为什么90%的准确率的“先进”筛查竟然如此垃圾?主要就是因为这种疾病的患病率非常低,倘若患病率不是1%,而是50%,那么它的准确检出率将会大大提高。可是,所谓筛查往往就是用于检验相对罕见的疾病,这就意味着把阳性结果作为患病标志并不完全可靠。非常不幸的是,大部分医学检验的阳性结果往往意味着检验出了毛病,而不是患者出了毛病。然而,更糟糕的是,为了弄清楚究竟是检验出了毛病,还是患者出了毛病,大家不得不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这样不仅加剧焦虑情绪,还可能对身体造成直接的伤害。其实,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确立了有效筛查的标准。(如下图)

可见,筛查尚无有效疗法的疾病没有太大意义。当你去筛查脑瘤这样的不治之症,就算发现例,暂时对你的工作也没有什么用处。你的成果仅仅只是更早的发现了一些肿瘤罢了。有效筛查意味着不仅发现了某种不明疾病,而且发现时,你还来得及治疗它,要是能治愈就更加理想了。

虽然没有完美的筛查,但是不管是西方欧美,还是现今丝毫不落后的东方,无数体检的“神话”铺天盖地而来。

豪华套餐真是让我都觉得眼花缭乱。年加拿大前总理布莱恩·医院做了例行检查,切除肺部结节后,感染了胰腺炎住进了ICU。最后证实,他的检查结果为假阳性,但是他的医生以为他已经病入膏肓,必须实施拯救计划。他没有从筛查中获益,反而受了不少罪。很显然,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是个例。

近乎神话的背后其实有着领先时间偏倚这一大功臣的作用。什么是领先时间偏倚?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医学词汇。它是指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检延长的生存时间。这种表面上延长的生存时间,实际上是筛检导致诊断时间提前所致的偏倚。

举个例子吧,(如上图)有一个人坐上了一列从A地开往C地的火车,而另一个人则在B地上车,列车在C地发生事故,两人双双遇难。从A地上车的那位乘客在火车上存活了4个小时,而在中途B地上车的那位乘客在火车上存活了2个小时。与之相似,在领先时间偏倚的作用下,更早发现某种疾病会带来这样一种错觉:在终点相同,即死亡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更早上车或者发现疾病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实际上并非如此)。

拿脑动脉瘤为例,一项来自加拿大卫生技术评估服务中心在年做的调查显示:2%的健康人群的大脑中有动脉瘤,但他们对此毫无所知,平时感觉良好也并无症状。由于脑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大约只在0.01%左右,因此他们认为推荐脑动脉瘤筛查的理由不够充分。此外,向具有脑动脉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开展筛查也没有显著价值。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有一篇针对未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的追踪研究显示,从未出血且栓块较小的患者未来发病率仅为0.05%。研究还发现,手术治疗的确能降低患者的脑动脉瘤发作风险,但是手术治疗可能造成的其他风险比搁置不管还要高。

“我做了一个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又接受了一个略有风险但也许能救我性命的治疗。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检查和治疗是否真的带来了益处。我的动脉瘤可能永远都不会破裂,而我接受的治疗可能给我带来更严重的伤害......不过,到目前为止更坏的结果还没有发生,真是倍感幸运。”

坦白来说,这样的版本可能真谈不上是幸运,更多的是不仅仅是医生的悲哀,也是大家的悲哀。

因此,是否进行体检和干预治疗,都是一把双刃剑,远不像神话那般美丽动人。不管是医生还是医疗机构都应当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并告知筛查或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副作用......如果一定要“*”,在患者充分了解后,一起“共同下注”也许更好。

说明:本文部分观点和数据主要来源于英国全科医生玛格丽特·麦卡特尼所著的《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VIP体检套餐你选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