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五分钟,玩手机两小时
工作一小会儿,刷手机大半天
睡前再刷会儿剧?转眼已是凌晨3点半!
......
(图源:soogif)
这些现象是不是似曾相识?
就发生在了你我他的身上及周围呢?
不过,近几年
有一种声音可吓坏了一众手机*——
“手机用多了可能会导致胶质瘤”
“手机辐射增加了胶质瘤的患病风险”
......
真的会这样吗?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呀
戳视频来了解一下
00:50不过,这个吓人的胶质瘤是个啥呢?
01
大脑内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最“恶”时存活期只有14个月
在人体的神经组织中,有两大神经细胞——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细胞是神经组织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胶质细胞则像土壤一样,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起着支持和引导神经元细胞迁移、促进神经系统修复、协助物质代谢等作用。
所谓胶质瘤,就是来源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肿瘤统称,常发生在大脑和脊髓,亦是颅内(大脑内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
(图源:soogif)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以肿瘤的恶性程度来划分,胶质瘤可分为4级,等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WHO1~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偏良性,分化较为良好,患者预后也相对较好;
WHO3~4级为高级别胶质瘤,偏恶性,为低分化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差。
根据肿瘤细胞形态的不同又可将胶质瘤分为星形细胞瘤(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复发可能大)、少突胶质瘤(膨胀性生长为主,边界清楚,为低级别胶质瘤)、室管膜瘤(生长缓慢,良性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由星形细胞瘤恶变而来,是星形细胞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等类型。
胶质瘤大多发生在31-50岁之间,高发年龄段在40-50岁,以中年人为主。另外,在10岁左右的儿童也较多见。
儿童胶质瘤多为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与WHO4级相对应,恶性程度最高,患者平均存活期仅有14个月!
(图源:soogif)
02
胶质瘤的病因是什么?
为啥说手机会导致胶质瘤?
关于胶质瘤的病因,一直都是世界医学中难以完全攻克的难题。目前公认为可能相关的因素包括:遗传、辐射等。
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其脑胶质瘤的发生机会要比普通人群高很多。
而大家最关心的手机辐射问题,这里也得再好好说道一下。
年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把把电磁辐射(手机)归到了“可能致癌物”一类,于是,“手机是致癌物”“手机会导致脑胶质瘤”等言论就甚嚣尘上。
但实际上,“可能致癌物”只是可能,还未证实,目前并没有非常有力的证据能直接证明手机辐射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
但(又是一个很重要的“但”),长期接触手机或电子产品的射线确实会造成一些改变。人脑本身有属于自己的脑电流,当手机在贴近耳朵使用时,所产生的外加电磁场会对人的脑电流产生干扰和影响,长期以往会损伤神经细胞,引发头疼、睡眠障碍等症状,从而增加患胶质瘤以及其他肿瘤的风险。
而且现在人们使用电子产品常常毫无节制,熬夜、频繁地玩是常有的事,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给疾病可趁之机。
因此,就像视频中医生所说的,还是建议大家,少玩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
03
出现这三大表现
可能招惹上了胶质瘤!
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一般有这三大类:
01
头痛伴呕吐
胶质瘤的早期症状多为头痛,但这种头痛与普通头痛有所不同。由于肿瘤细胞的*性会引起周边组织的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并伴有呕吐的现象。这种情况会随时存在,而且随着肿瘤的发展会越来越严重。
(图源:soogif)
02
癫痫
由于局部肿瘤的直接刺激或压迫,有些病人会出现癫痫的症状。
(图源:soogif)
03
局部性功能障碍
大脑内部拥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区,当肿瘤位置处于额叶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等;
当肿瘤位置处于颞顶枕叶时,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的障碍,甚至视觉的丧失;
当肿瘤位置出现在小脑时,病人就可能会失去平衡力。
(图源:soogif)
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核磁共振)进行明确诊断,且最好加做一个MRA(磁共振血管成像)进一步检查颅内肿瘤及颅内血管的情况,也可顺便排查头部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等情况。
如果确是颅内的问题,以上症状是不会自行消失且会随着病变的发展持续加重的!
但如果真的确定是胶质瘤怎么办呢?要怎么治呢?
目前脑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方法是先进行手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放化治疗。
脑胶质瘤的手术原则是在安全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
由于有些肿瘤涉及功能区,贸然切除可能会造成患者的永久性功能损伤,对其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医生会采用“术中唤醒手术”的方式,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下唤醒,精确定位脑重要功能区并探询病变与功能区的关系,以达到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并保留功能区的目的。
影视剧中关于“术中唤醒术”的片段
术后,通常来说,一级胶质瘤恶性程度最低,复发概率较小,治愈希望较大,级别越高,治愈希望越小。
但也有些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肿瘤复发,并从一级转变为二级、甚至转变三级、四级的情况,这与个体差异以及切除范围的不同有关。目前,这也是世界上关于胶质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
04
怎么预防?难!
但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说起该怎么预防,说真,胶质瘤乃至身体会出现的其他肿瘤,都比较难预防,这里面牵扯到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等错综复杂,但也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首先,对付疾病,我们要早发现——定期体检!
这已经反复讲过很多次了,但真的至关重要!
就拿胶质瘤来说,在生活中,有多少人会把脑部检查纳入体检单中呢?
因此,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万勇强调:
1、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进行CT、MRI(核磁共振)、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不仅可以筛查胶质瘤,还可以顺便排查头部的“重型炸弹”动脉瘤以及有无脑血管畸形等情况。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患脑部疾病的风险较常人更大,因此这类人群也应当注意脑部健康的检查。
3、年轻群体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也需及时就医并进行筛查诊断。
除了定期体检,也要注意情绪健康。
焦灼、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长期积压,得不到很好的释放,也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也会诱发肿瘤滋生。因此,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多笑,多分泌多巴胺,身体才能更健康!
(图源:soogif)
此外,还要注意运动、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前提哦!
-END-
想要了解更多的话
戳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哦~
稿件来源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