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辅助到独立行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之路
TUhjnbcbe - 2021/5/25 16:47:00

视频中患者:孙XX男53岁,住址:扶沟县崔桥镇古村。

患者于年12月份在开车过程中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症状,随即前往郑大五附院治疗,诊断为“脑出血”,病情稳定后出院,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隧到我院就诊。年1月9日以“脑出血”在我院办理入院。

患者既往史:患“高血压”5年,“高血脂”5年,“糖尿病”3年。

入院检查: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0余天。

诊断为:脑出血

年1月9日患者入院时不能独立行走,在家卧床,出行依靠轮椅。康复20余天后患者已经可以慢慢进行独立行走。康复60天后患者已经可以完成独立行走,无需再进行协助。患者说:“很感谢徐大夫对我在院的这段时间的照顾,经过这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患病后自己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很大的创伤,徐大夫不仅治疗了我生理的上的疾病,更是鼓励我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对我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为了家人更是为了自己,也必须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脑出血: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基本病因

大多出现脑出血的患者都伴有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病因包括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梗死后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脑动脉炎、抗凝或溶栓治疗、瘤卒中等。

诱发因素

许多因素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

生活方式风险因素:

●超重或肥胖

●酗酒或狂饮

●吸烟或接触二手烟

●食用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等管制类药物医学风险因素

●血压高于/80mmHg;

●高胆固醇;·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脑血管疾病,诸如心力衰竭、心脏感染、心律失常、卒中(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就医指征

若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种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单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有困难;

●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双眼向一侧凝视;

●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或抽搐。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到急诊科接受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辅助到独立行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