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管壁发生变性、缺血、坏死、微小动脉瘤形成等病理改变,在此基础上,当血压剧烈升高时,这些小血管发生破裂出血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
病因
颅内的小动脉在血压突然波动时发生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或脑室内进而导致HICH的发生。
诱发因素
1
血压增高和颅内动脉血管壁的异常是其根本原因,通常活动、用力和情绪激动可诱发疾病,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肥胖等。刺激因素:如吸烟、饮酒、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药物等。
2
不规律服用降压药,是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劳累使血压升高尤其是情绪过于激动时,可使血压在短期内纵然升高,可诱发脑出血。
3
用力咳嗽、便秘用劲排便时,可导致脑压一过性增高,也可能诱发脑出血发生。
临床表现
在活动、激动、用力时突然起病,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多伴有一侧肢体偏瘫、感觉障碍和失语等症状,可伴有意识障碍,如躁动、嗜睡甚至昏迷。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
预防措施
HICH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卒中危险因素,另一方面也要在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上进行注意,避免后遗症所带来的继发伤害。
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和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忌暴喜、暴怒、忧虑等精神刺激。家庭成员应认识到早期、主动、全面、持久康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尽早开展康复锻炼。
饮食:饮食宜食清淡、易消化、维生素含量高的;多食白菜、萝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运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活动锻炼,运动量应逐步增加,由小到大,运动内容复杂程度应逐步加大,由简单至复杂。
生活方式:应规律作息,戒烟酒。
情绪心理:患者应适当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受到精神上的刺激。
日常病情监测
应每天监测血压,医院就诊调整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推荐血压控制目标/90mmHg)。高血糖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情况,从饮食、运动、降糖药物使用三方面调控血糖。高血脂患者应控制油脂摄入,并规律口服降脂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52(12):-.
[2]吴江、贾建平等,《神经病学》,年6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供稿:张昕丽
编辑:胡佳佳
审核:彭星王方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以,如对您的权益产生侵害,请联系作者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