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暂缓上市,这个消息可能让很多人意外,但今天股市大涨也可能是提前又预知?
其实对于蚂蚁的估值模型,到底是按金融业,还是按照科技企业,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只是上市的风来了,大家在狂奔。
那几天,北京的公交站广告牌一夜之间全是蚂蚁战略配售基金的,HK市场有的机构提供20倍杠杆资金用来打新。这似乎要推动形成一个稳赚不赔的全民打新狂潮。全球第一大IPO,比沙特阿美还要大。
前沿君昨天那篇文章《比四部门联合约谈更大的事》,评论区有很多讨论。一部分对蚂蚁有洁癖,认为利率过高,且可能会鼓励超前消费。其实大家按揭买房也是超前消费,很难苛责每个个体的选择,相反缺乏社会资源的穷人借钱是很难的,有无抵押的信用借款,利率高也情有可原。
但我也同意,当然要加强监管,小贷公司通过ABS资金体外循环,不计入杠杆率指标,这么大规模狂奔下去也会很大风险。
至于助贷还是联合贷的界定,是不是助贷也要30%出资,这个还有待法律明确,有不少人问问到这个点。
上交所的公告说明了,因为“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这自然就是昨天那个征求意见稿,对最重要的营收来源板块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说明。
当初上市,上交所难道看不到主要来源其实是金融业务吗?但是速速改名为科技,京东金融也是改名数科,都这样赶时髦。这类事本身不少见,很多包装的科创企业,其科创占比更低,低到可能只是点缀,但也顺利上市了。其实,是不是金融业务为主要的来源应不构成在科创板上市的障碍,况且蚂蚁其他的业务类别占比也不低呢。
现在要求的是,对这个重大的监管环境变化带来的相关情况进行说明。这个说明其实也没问题,就如昨天评论区圈友留言的,蚂蚁毕竟是头部,募的钱还是足够扛得住的,基本面不错,体量足够大,资金足够充裕,只不过未来发展受到的制约很多,发展的速度会慢下来,但不会伤根本。
既然发展速度会慢下来,那么估值的问题确实来了。40倍算贵吗?对科技企业来说肯定不算。但如果和银行比呢,那是天价了。互联网小贷注册资本不低,但杠杆要低很多,而且联合贷款要出30%,这个环境确实不好,确实是大变。
上市还是要上的,那么多头面机构都出了钱,蚂蚁本身资质也不差,就是监管环境突然变了而已嘛。可是,为什么这个征求意见稿早不出,晚不出,偏偏昨天晚上出呢?如果是挂牌以后出呢,那么可以想象市场会发生什么?
但是,今天毕竟还是另外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蚂蚁的事后面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