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是选择善良
TUhjnbcbe - 2021/4/16 22:32:00

导言

今日给大家带来的是《正海-妙术视界》第二百四十期,由昆明医院神经外科蒲*教授团队带来的PICA动脉瘤2例手术夹闭分享,欢迎观看、分享。

术者简介

蒲*主任医师

医院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

云南省卒中学会会长、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版编委、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中老年医疗保健分会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脑血管外科学组组长,

云南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近年在我省率先成功开展了内镜下经口手术治疗斜坡脊索瘤、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颅底、齿状突凹陷症,开展后循环椎基底动脉动脉瘤手术夹闭,在颅底肿瘤及复杂脑血管病诊治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云岭名医,入选云南省医学领*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4项,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病例1介绍

姓名:赵某,性别:男,年龄:29岁。

主诉:因摔伤头部后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2天。

现病史:2天前因摔伤头部后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进一步行CTA检查发现左侧椎动脉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由外院转入。起病后精神尚可,饮食睡眠欠佳,无肢体抽搐,二便自解。

专科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神清,双瞳等大,直径3.0mm,对光灵敏,四肢肌力4-5级,肌张力稍高,Hunt-Hess分级:I级。

术前检查术前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

1.左侧PICA动脉瘤;

2.蛛网膜下腔出血。

手术方式

远外侧入路左侧PICA动脉瘤夹闭术。

术中情况点击上图查看手术视频▲▲▲术后术后当天CT▲▲▲术后CTA,患者恢复可,无明显神经功能症状▲▲▲病例2介绍

姓名:徐某某,性别:女,年龄:55岁。

主诉:因突发头痛1天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1天前突发头痛,医院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进一步行CTA检查发现左侧椎动脉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由外院转入。

专科查体:合作,稍嗜睡,双瞳等大,直径3.0mm,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4-5级,肌张力稍高,Hunt-Hess分级:II级。

术前检查

诊断

1.右侧PICA动脉瘤合并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蛛网膜下腔出血。

手术方式

远外侧入路PICA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位于椎动脉与PICA分叉位置,以跨血管夹一枚夹闭。

术后

术后当天CT▲▲▲术后CTA,动脉瘤夹闭完全,PICA保留完好,术后患者恢复可。▲▲▲总结后循环动脉瘤腹侧为斜坡和蝶骨鞍背、背侧为脑干腹侧部。其手术入路主要利用动脉瘤外侧的狭小间隙,较少牵拉脑组织并形成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方能完成动脉瘤夹闭术。

版权声明

神外世界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神外世界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既往回顾

栗世方教授: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并扭转冗长董志强教授:经额胼胝体旁-侧脑室-透明隔-穹窿间入路三脑室肿瘤切除术张功义教授:症状性骶管囊肿的外科治疗何升学教授:高流量搭桥+近端阻断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汪永新教授:颈4-胸3长节段髓内室管膜瘤的手术治疗病例分享戳“阅读原文”下载APP看千部大脑真实手术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16 22:32:00

橙子·来源

壹点读书会(ID:dushu)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善良的人,缺的是那些历经挫折、打击,在泥泞中前行但仍能保持善良的人。

爱和善都是会传染的,聚沙才能成塔,积少才能成多。

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爱在循环,善良被传递。

贵州的街头上,三名小学生,在雨中守护着摔倒的老人,直到其家人赶来。

他们一个撑伞,一个拎包,一个陪着老人说话。

在事后的采访中,孩子们连连说:

_

“撑伞,扶起老人,这都是小事,这是举手之劳。”

_

“帮助别人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寒冬中,这一句句句朴实的话温暖着在的尾巴上挣扎的人们。

身处黑暗,有的人却活成了一束光,照亮了世界。

人生在世,积德行善全凭自己的一颗真心。

白方礼老人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耳闻。

白方礼从七十多岁开始蹬三轮,近20年时间为个贫困孩子捐出35万元助学款。

有一次,一所学校搞了捐献仪式。

绝大多数捐献者要么是老板,要么是白领,只有他是一个特别穷的老人。

他从不吃肉,每顿饭是一碗水,一个馒头,把钱都攒着,给困难的学生。

一个冬天,他来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里的最后块钱,说:

_

“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

在场的所有老师学生全哭了。

白方礼去世后,自发前来为他送行的市民挤满了附近的街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

可从人性的光辉中打量,他又拥有一颗善良纯粹的灵*。

人,不一定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无须把日子过得轰轰烈烈,但一定要温暖善良。

善良不能用来要求别人,只能用来要求自己。

这个冷漠的时代需要的东西就是那一丝丝的善意!

真正善良的人,最后都活成了一束光,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这人间很美好,值得为它去奋斗。

总有些人,在看清了生活残酷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着生活。

他们种下的善良种子,发芽长大,为人间撑起一把温柔的伞。

正是这些人,让我们知道:人间,值得。

也正是这些人,让我们继续有理由爱着这世界。

医院边,有一家“史上最便宜餐馆”。

每天清晨5点到晚上8点,近20个煤炉在3.5米宽的过道中燃烧,翻炒出天南地北的味道。

在这里炒菜,都是1块钱一份,有些只要5毛甚至免费,所以被叫做“1元厨房”。

从年到现在,物价涨了几倍,厨房却还保持这个价格,且24小时不打烊。

厨房老板是一对老两口——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深知肿瘤疾病花费大,夫妻俩便在这搭了个灶台给病人做菜,让他们吃得放心,又省钱。

最初,夫妻俩坚持不收钱。

但光顾的人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才开始收取每道菜1元的费用,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世间薄凉,愈是在最平凡最晦暗的角落,我们愈是能发现人间最美的光。

医院,便是那最能感受到世界残酷的地方。

熊庚香说:

_

“我只是一个凡人,能做的太少,希望他们在这暖和一秒是一秒,开心一分是一分。”

但这一家小小的“一元厨房”,用这充满烟火味的善良,温暖着那些承受着病痛的人们。

纵使生活有太多的不尽如意,但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却在悄悄改变着看似惨淡的人生。

善良,是一个人最高贵的修养

有人说善良是本性,但其实善良更是一种选择。

年汶川地震那年,刚刚高考结束的四川德阳女孩覃玲家失去了老屋。

父亲残疾、母亲体弱多病,家中还有两个妹妹。

了解到情况的谭正华决心帮助这个女孩,并在建议她填报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后,又为她筹集学费、寄生活费,资助她的两个妹妹……

今年3月19日,正在开会的谭正华突然晕倒。

恢复意识后,他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脑部动脉瘤,情况危急需转院。

妻子在外,父亲不识字,谭医院工作的覃玲取得联系并告知病情。

覃玲得知“恩人”谭正华转院过来,医院。

她和丈夫胡平,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守在谭正华病床边照料一切。

因抢救及时,谭正华没有像其他脑出血的病人一样做开颅手术,也没有留下后遗症。

11年前,他帮助她读书,11年后,她救了他的命。

一个种善因,得善果,一个知恩图报,全力以赴。

这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情节。

法国作家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最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一个珍视善良地人就是一个有光的人,选择善良就是选择我们行走世间的生命色彩。

或许只是不经意的一个善举,却在无形中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或许付出善良后,不会马上有回报,但一定会在某个节点,得以弥补。

善良从来不是单行线,有来有往的善良,才是传递善良最好的形式。

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就像歌中唱的那样:

_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勿以善小而不为,轰轰烈烈大善是善,细微之处的小善也是善。

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那一盏盏明灯,照亮着这世间所有的黑暗。

不管别人怎么对你,不管曾经经历什么,都永远不要改变你的善良。

每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也必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此生,愿你在红尘中做个良善之人。

只问自心,不问得失,一路芬芳。

-End-

作者简介:橙子。文章来源:壹点读书会(ID:dushu),感谢生命中那么多的不期而遇,壹点读书会,陪你走过漫长岁月。

点个“在看”

支持下一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是选择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