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安宫牛*丸,说的上是传统中药里的“网红”了,几乎每隔一阵子都会引发议论小高潮,它有不少“粉丝”,也遭到不少diss。
我国的药典中标注安宫牛*丸可以治疗脑中风,很多人认为它是急性发作时候的“救命神药”,但也有人持否定意见。
安宫牛*丸真的有这么“神”?
它到底该怎么用?
脑中风又该怎么防?
神经外科专家为你解答——
八成脑中风可预防
但不是靠安宫牛*丸
目前已是春暖花开,但别以为冬天过去了,中风的风险也降低了。现在天气依然是忽冷忽热,“倒春寒”就冷不丁杀到,中风依然高发。
在南医三院最新一期的健康大讲堂上,该院神经外科主任*理金提醒,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应该尤其注意,既往有冠心病或心脏病发作史、外周动脉疾病史的人群更应该对中风提高警惕。
*理金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风发作的年龄也越来越早。45岁以上人群越来越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这跟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而避开这些不良习惯,就相当于和中风危机拉开距离,所以说,认为中风不可预防是错的,只不过“防不胜防”而已。
实际上,80%的中风是可以预防的,控制好慢性病,常做体检,远离三高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
说到药品,又回到了安宫牛*丸的问题。这个“网红”中药一度被炒出天价,很多人也觉得家庭药箱应该常备应急。*理金提醒说,安宫牛*丸是处方药,且含有*性,不建议患者自行服用。
安宫牛*丸并不能预防中风,仅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很多急性脑中风患者可能很快进入昏迷状态,此时喂药很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
因此,不建议昏迷时经口直接喂食,正确的方法是通过插胃管鼻饲,这在一般家庭是完成不了的。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理金说,无法改变和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家族式。年龄增大确实风险增高;男性中风几率也高于女性;家族史就更是无法选择的了。
但更多的危险因素却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避开烟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多运动,控制体重,这些都是“事在人为”。
另外,假如已经发生中风,千万不要认为“治不好”,应该尽快就医。发生过中风的人更应该做好二级预防,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避免再次发作。
如果有血压问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经常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有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血糖药物;此外要重视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更重要的是,不要随意用保健品代替药品。
护血管、防中风
你得这么吃
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中风的一大利器。膳食总体上要低油、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理金特别推荐了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的“十个网球”饮食法:
每天摄入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的肉类、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
新技术加持
“看清血管”有效救治中风
如果不慎发生脑中风,务必积极面对。“时间就是大脑”的中风急救知识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在4.5小时内静脉药物溶栓能有较好效果;24小时内可通过介入取栓;超过24小时的要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衡量手术风险,谨慎手术。
*理金介绍说,现在神经外科治疗脑中风已经有了很多新技术的加持,比如数字减影的血管造影技术已经能十分精准地找到栓塞的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介入手术的方法可以将堵塞血管的栓子取出来,恢复血流的通畅,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血管支架也有了很多高新材料和技术的产品;治疗动脉瘤(消除破裂引起中风的风险)也有全新的介入栓塞疗法……
众多技术日趋成熟,中风患者和家属务必尽快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进行脑血管相关检查与救治。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看清血管”,无论是高危人群预防中风还是中风后的救治,都是可以达到很好效果的。
*理金还提醒,需要区分的是,脑中风与中风后遗症是不同的。脑中风有一部分病人会遗留诸如肢体、运动、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病人要积极通过康复训练寻求最大限度的恢复,对严重残障的肢体可训练健肢的功能替代。同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患病事实,努力重返正常生活。
*理金说,虽然很多情况下损伤的功能是不可恢复的,但现代科技、医学技术发展飞速,只要不灰心,锻炼好身体,未来康复手段不断翻新,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可期的。
答病友:
介入疗法后是否需要终身服药?
有病友家属提问,家人脑中风接受了神经介入手术,放置了血管支架,以后是否需要一直服药?*理金教授解答说,放置支架之后,后续抗血栓是需要继续服药的。不过对于需要做支架手术的病人而言,即使不做手术,也需要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
此外,术后患者若恢复良好,半年之后也可能停药。但如果患者还存在动脉硬化等其他情况,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持续服药。
还有病友问,检查出脑部有多发动脉狭窄,但自己平时并没有高血脂,是否应该服药?*理金教授提醒,假如检查发现有动脉斑块,即使血脂指标没有异常也是必须服药控制的。
知多D
儿童也会“中风”?小心这种病
“中风”是“老人病”吗?还真不是。*理金说,除了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中风发病年轻化之外,还有一种脑出血性的中风可能出现在儿童中,那就是“烟雾病”所致。
如果小朋友反复出现刻板的摔倒,每次几乎都是同样的姿势、同样的部位,或者单侧肢体反复突然无力,拿不住筷子等现象,家长可就要注意,最好带孩子去做个脑血管磁共振检查一下。
由于扩张的脑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如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这种病被形象地称作“烟雾病”,主要是不明原因的脑血管闭塞所致。“当烟雾病发生时,脑内主要血管因各种难以明确的原因变得狭窄甚至堵塞,长出无数根毛细血管来替代,从血管造影上来看,就像一团烟雾纠结在脑子里。”
*理金说,烟雾病的发病分为两个高峰期,一是在10岁时期间,其主要症状以脑缺血为主;二是在30-40岁左右的人群,多以急性颅内出血起病。
医学指导/南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理金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游华玲
编辑/李津
图/视觉中国、网络资料
温馨提醒:今天健康有约推送的二条文末有睡眠日福利——20个免费睡眠呼吸障碍筛查(每个价值元)名额等你拿,先到先得噢!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有约君猜
你可能还想看以下报道
名医解惑:5颗樱桃把人放倒?这些食物更需要警惕
如厕不如意?护长教你几招解尴尬!
世界肾脏病日|“肾不好”要进补?要补补知识是真的~
春游在即,小心这些小动物出没~
30岁女子咳断三根肋骨?不让骨骼早衰的方法拿走不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