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香港保险真的比内地更容易理赔吗
TUhjnbcbe - 2021/3/24 5:14:00

如今,内地居民买香港保险早不算什么罕事儿了。

被港险吸引的内地客户中,不明白自己真实需求,仅仅被过分突出的“高收益”所吸引的人也没有想象中多。

反而我接触到相当一部分人群,表示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亲自赴港的时间和金钱。

不为别的,只为更先进的产品特性和更好的保障。

除此以外,美元保单也更契合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

我看了下去年香港保监局的数据,内地客户投保的保单中,超过6成都是重疾险。

究竟香港的重疾险是否更加先进?

是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更易获赔?

今天的文章,就从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的角度,给大家深度分析一下。

文章以香港友邦的最热卖的重疾险加裕智倍保为例。

这款重疾险一共保障种疾病。

包括58种重疾,44种早期疾病以及13种严重儿童疾病。

一眼看过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病种明显比内地少。

但老粉应该知道,重疾险的含金量跟疾病种类多不多关系不大。

关键要看有没有涵盖的高发的,以及具体的赔付条件给不给力。

港险的疾病定义究竟如何,我们不妨花些力气,拎出来看看。

一、重大疾病

先上一张结论表:

单单从表里看,结论是不是很惊人?

内地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香港保险都有,并且超过半数的疾病赔付条件比内地更加轻松。

究竟含金量高不高?

挨个看看。

1.恶性肿瘤-港险更严格

癌症在内地属于确诊即赔的类型。

香港也是。

唯一的区别是,港险的癌症不包括甲状腺癌。

这也是因为甲状腺癌患病率、治愈率都很高,治疗费用又低。

内地靠甲状腺癌“致富”的案例数不胜数,很多保险公司也因此把家底都赔穿了。

内地虽然已经有了修订的风声,但迄今为止购买内地保险的用户,仍然是享有甲状腺癌的重疾保障的。

单从赔付率最高的疾病——癌症来看,内地的赔付条件更优。

2.急性心肌梗塞-相同

相对“癌症”并不要求病人到达终末期,急性心梗的条件看起来确实严格一些。

这一项不是确诊即陪,而是需要达到约定的状态。

再看一看港险的条款,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也是需要达到至少3条约定的状态。

只不过内地多给了一个维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的评判标准。

3.脑中风后遗症-港险更宽松

脑中风在内地也不是确诊即赔,需要达到约定的状态。

需要确诊天后,仍然遗留三大后遗症之一的,才能获赔。

再看一看港险对应的中风,画风大变:

首先,要求症状持续的时间缩短到了4周。

除此以外,也没有要求病人必须留有后遗症。

4.重大器官移植术-相同

内地和香港都一样,要求进行约定手术才能赔付。

两地并没有明显区别。

5.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同

两边同样,都不是确诊即赔。

必须进行开胸手术。

6.终末期肾病-香港略宽松

看一下两边的定义,其实非常相似:

(内地条款)

(香港条款)

但内地的疾病定义里多了个扎眼的数字:90天的规律性治疗。

看到后面,你们就会发现,内地条款特别喜欢用数字。

各种疾病状态都被什么时间限定、年龄限定等等严谨的数字度量得清清楚楚。

7.多个肢体残失-相同

内地和香港两边都是确诊即赔的。

都需要达到2个或以上的肢体,从腕关节或踝关节近端以上完全断离的状态。

有点血腥……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相同

港险里称之为暴發性病*性肝炎(FulminantViralHepatitis)。

都需要达到约定的状态才能赔付。

9.良性脑肿瘤-香港更宽松

内地的良性脑肿瘤要想获赔,必须得做了开颅手术或者放射治疗。

对比一下港险,算是确诊即赔了。

虽然相对内地少了听觉神经肿瘤的保障,但确诊即赔值得点赞。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香港更宽松

这项的差别比较容易识别,直接先看条款:

表面来看,香港比内地要少一个条件,不需要达到充血性脾肿大之类的。

不过肝功能衰竭时,肝脏血压升高,脾静脉血压也会升高,这时候本身就会脾脏肿大。

这一项相对前三项其实不算最严格的。

满足前3项就该下病危通知书了,属于疾病最末期了。

所以看起来香港的好像少一行字宽松一些,实际上两边基本一致。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香港更宽松

内地和香港保险的一大区别,就是内地偏向于用后遗症来衡量,而香港会更注重医生的诊断。

先看内地的条款:

要求天之后,还要遗留相关的症状才能赔。

比如至少有一个肢体的2/3的关节不能随意识活动;

失去语言能力,或者由于牙齿以外的原因不能咀嚼吞咽;

穿衣、移动、行动、如厕、进食、洗澡中有半数做不了。

看看港险:

和内地一样,要求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但是只要求持续30天,而不要求有相关后遗症。

12.深度昏迷-相同

这一项的严格程度是大致相同的。

只不过定义上稍微有点差别。

讲上一项疾病的时候也提到这一点了,内地的状态确认依附于理论,香港的依附于医生。

对于深度昏迷,内地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来确认。

这个方式也是国际公认比较精准的昏迷度量方法,相对会更加严谨一些。

13.双耳失聪-香港略宽松

香港保险对孩子的先天性疾病更友好。

对于失聪的保障,并没有刨除任何年龄段。

而内地对于3岁以下孩子的失聪是不保的。

除了疾病定义上的优待以外,香港保险还可以在孩子出生前就投保。

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生下来就有先天性疾病,也是在保障范围内的。

14.双目失明-香港略宽松

同上一条,香港的也保3岁以下的孩子。

15.瘫痪-香港更宽松

看看条款差别先:

其实规定都差不多,只不过香港的不用等那天。

16.心脏瓣膜手术-相同

两边都严格,都要进行开胸手术。

但相应的微创疗法在轻症中是有支持的。

前面有类似的疾病,在此就不赘述了。

17.严重阿尔兹海默病-香港更宽松

这一项就是本质上的差别了。

加了“严重”二字,内地的阿尔兹海默症需要达到最严重的晚期阶段才赔。

而香港的只需要专属科室的注册医生,给出临床的确认就可以赔。

并没有要求达到六项基本日常活动能力丧失一半的程度。

不过香港的对药物和酒精引起的阿兹海默症是不保的。

而内地没有这一项要求。

总的来看,还是香港略好一些。

18.严重脑损伤-香港更宽松

两边都看看:

后遗症都是要求有的。

不过香港的没内地的那么拖延。

一个要求确诊之后天,一个是90天。

19.严重帕金森病-相同

香港的跟内地一样,都不是确诊即赔,需要满足一定的临床条件。

20.严重Ⅲ度烧伤-相同

两边一样优秀,都是确诊即赔。

也是因为烧伤这个状况比较好界定,直接根据表面积计算。

严重Ⅲ度烧伤的面积达到全身的20%才符合要求。

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香港更宽松

其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属于比较罕见的疾病。

一旦达到三级或者四级,基本也到下病危通知书的地步了。

对这项疾病,两边的规定都一样。

都不是确诊即赔,都要求不可逆。

但香港的达到三级也可以赔付,内地一定要达到四级。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香港更宽松

基本是无解绝症。

得了这个病,先是肌肉不断萎缩,运动细胞逐渐死亡。

最后患者无力呼吸然后死亡。

这种病人被叫做“渐冻人”,症状出现后,基本上也只有三五年可活了。

但内地的疾病定义,还是一丝不苟的要求达到6项生活能力丧失一半的程度才赔。

而香港的重疾险就没有这样的规定。

虽然得了这个病,基本是可以达到内地的理赔标准,但是香港的看起来要求较少。

23.语言能力丧失-香港更宽松

这一项没什么可说的,跟失聪和失明一样。

内地不保3周岁以下,香港的保。

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香港更严格

这一项在内地是确诊即赔的。

只需要满足3项医学诊断指标即可。

虽然在医学上,只需要满足前两项就可以确诊,这里多了一个条件。

但确诊即赔还算非常给力的。

相较而言,香港保险相对严一些。

需要进行了特定的治疗之后,才能达到理赔标准:

25.主动脉手术-相同

两边都不是确诊即赔,都挺严格的。

一定要开胸或者开腹手术,才能赔付。

跟前面心脏疾病和脑中风的有点像,只能在轻中症中去找介入治疗的保障了。

看完25项重大疾病,直观感受是港险赔起来更加容易。

但直接掰着指头数哪边赢得多,肯定不公平。

因为每种疾病的发病率差别太大。

比如癌症占了重疾发病率的一半以上。

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连1%的比例都占不到。

所以,发病率更高的疾病赔付条件更宽松,含金量更高。

这样把疾病发病率的权重放进去看,其实港险相对内地保险在赔付条件上并没有想象中巨大的优势。

但不得不承认,港险在疾病定义上更加人性化,也对小孩子更加友善。

这一轮,香港保险胜。

二、早期疾病

好在内地的保险公司没闲着,已经提前行动了。

保险公司通过自定义中症和轻症的方式,间接降低了赔付门槛。

不过内地轻中症的定义不像25种重疾有统一的规定,一条条扒起来也没个标准。

所以我们不看具体定义,看这两点:

▎内地的高发轻症,港险中有否对应疾病。

▎赔付比例和规则有何差别。

1.高发轻症盘点

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发轻症,实际上就是重疾的早期状态。

直接给大家上成果,看一看港险中对应的轻中症(早期危疾):

表格里最高发的12种,港险也是全部扎扎实实得有。

看疾病的定义风格,很明显,港险偏好用治疗手段来界定。

很多早期危疾的名称直接就是手术的名称。

比如:心包切除手术、经皮穿刺管冠状动脉介入、肝脏手术、大脑动脉瘤的血管介入治疗等等。

跟内地的轻症比起来,港险显得更直接。

正面回应了大众对重疾在治疗手段上诸多限制的非议。

虽然内地的轻症也是一个意思,但是疾病命名上更偏向于“状态”而不是“手段”。

回归到高发轻症覆盖广度这一点来看,两边不相上下。

2.赔付方式

内地的重疾险,轻症赔30%保额,中症赔50%保额基本是标配。

轻症赔付比例在30%的基础上递增的产品也不算少。

而且内地轻、中症的保额都是单独的,理赔之后不占用重疾保额。

如果依次得了轻症、中症、重疾,一共可以赔%。

针对内地的概况,我们看看香港的早期危疾有什么区别。

看不清楚图没关系,直接给结论。

香港的早期危疾基本都是赔付20%的保额,其中[骨質疏鬆症連骨折]赔付10%。

香港轻症的赔付比例明显低于内地。

港险的早期危疾赔付是会占用重疾保额的。

也就是我们常提的“提前给付”。

比如先得了早期恶性肿瘤,就赔付20%的保额。

后面又得了癌,就赔付%-20%=80%的保额。

给付方式明显不如内地。

港险如果先发生了重疾理赔,不会像内地一样,轻中症责任就没了。

比如先得了癌症,赔付了%保额。

再撞上了次级烧伤,会再赔付20%保额。

这一次早期危疾的赔付,占用的是下一次重疾赔付的比例。

这一点倒是比内地灵动一些。

这一轮内地胜。

看完轻症这一块儿,很明显内地重疾险又扳回了一成。

简单点总结,就是内地的轻症赔的比例更高,并且不占用重疾保额。

这一点结合重疾来看,就很合理了。

香港的监管部门给出的重疾定义比内地先进。

内地保险公司只能把轻中症整硬核一点,才能增加实力。

三、少儿疾病

文章有点长,废话不多说,高发疾病的涵盖率和赔付比例先看一看。

拿内地热销的妈咪保贝,和加裕智倍保相比,内地的优势很明显。

这几年,内地保险倾向于对于儿童高发重疾,进行赔付双倍保额。

而香港保险显然还没有理解家长对于孩子保障的迫切心理,并没有额外的赔付,而且很多小孩高发疾病,还是作为轻症来理赔。

一个是重疾保额的%,一个是20%,差距确实比较大。

此外,港险中有三种孩子常见重疾,并未保障。

单从赔付比例和高发疾病覆盖率来看,不如给孩子买内地的少儿重疾险。

但这么下结论还是太草率了,我们不妨再细致看看缺少哪3种疾病。

1.重症手足口病

这个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

逛过幼儿园的朋友应该对这个病不陌生,到了春夏季,满墙都贴着预防手足口的小海报。

不过这个病大多不严重,往往一周内就自愈了。

万一碰上严重的,引起了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之类的并发症,就可能危及生命了。

而且面对这种严重状况,当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以妈咪保贝为例,看一下内地的疾病定义:

其实内地的手足口也不是确诊即赔,要满足3项并发症至少有之一。

还是那个道理,到了这个程度其实也就病危了。

而且脑炎、肺炎、心肌炎的治疗其实都在重疾或者轻中症里和有相应的保障。

所以说,港险虽然没有重症手足口,但一旦产生这些并发症,也不是完全没得保。

而内地的优势不在于“你没有,我有”,而在于“我们都有,但我赔双倍”。

2.严重癫痫

儿童癫痫是0~18岁比较常见的一种病。

病因还挺复杂的,跟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一样,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先看看内地的条款:

需要确诊六个月内反复发作,并且要做神经外科手术。

如果癫痫程度没这么严重,相应的手术其实也可以通过轻中重症来解决。

比如病灶在脑血管瘤,要进行脑血管瘤的手术。

不管是内地还是港险,都有相应的保障。

所以说这一项也跟手足口一样,保障都是有的。

但是如果病情严重了,内地的会赔双倍的保额。

3.严重瑞氏综合征

相对前两种,这个毕竟罕见。

是小孩儿得流感、水痘之类的病*感染,在康复过程中服水杨酸类药物带来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很容易听出来是个急性病。

治疗不及时很快就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了。

简单瞟一眼内地的疾病定义:

也是病危通知书的级别了。

真正到了这个地步,内地的可以赔双倍,也是跟前两项一样的道理。

看完这三项,儿童特定疾病双倍赔付的意义所在,相信大家也更了然于心了。

举例说明一下:

如果孩子真的患上了严重瑞氏综合征,引起了肝脏衰竭和脑损伤。

同时发生的两项重大疾病,在没有儿童特定保障的重疾险里,最多只能赔%重疾的保额。

如果是妈咪保贝这样有双倍赔付的,差别就太大了。

人家赔50万,我赔万。

关键这个钱真的顶用啊。

孩子要进行多个手术,康复周期也会很漫长的,50万很可能不够用。

所以,单从小孩儿的保障来看,加裕智倍保在保障上明显不及内地的少儿重疾险。

不过港险也有其他的特定优势。

除了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未出生的孩子就能买以外,像自闭症、外因导致的智力缺陷都是有保障的。

这也是港险的另一大特点,港险并不过分避讳精神类和先天性的疾病。

扒完两边的疾病定义,不难发现:

香港重疾险赔起来更容易这个观点还是有些片面的。

单从疾病保障来看,港险的重大疾病定义的确优于内地。

但轻症和少儿特疾方面,内地都更有优势。

当然,看中港险的用户,也不可能单单看中疾病定义一个方面。

港险的规则灵活、分红可观、美元价值等等,每一个点拿出来大肆宣传都太让人心动了。

究竟这些点的含金量高不高呢?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会继续跟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

也欢迎接触过香港保险的朋友们,多来交流知识和经历呀~

你们问过的少儿重疾险,都在这里了!

既然没有爱了,不如来谈谈钱!

少儿意外险,这三款是最好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保险真的比内地更容易理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