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采用超声联合临床参数选择左侧双腔管大小
TUhjnbcbe - 2021/3/20 9:52:00

医院

背景

双腔气管导管(Doublelumentube,DLT)管大小的选择应该谨慎,过大会造成气管或支气管损伤,过小会导致导管的支气管部分进入左肺下叶支气管,造成气流阻力增加或主气管部分不能达到隆突,导致肺隔离失败。因此,选择大小合适的双腔管很关键,以往DLT的选择通常基于患者的性别和身高。已有研究报道超声在胸锁关节处测得的气管外直径与CT所测的左主支气管直径具有相关性。然而,单独使用超声不能够准确预测左主支气管内径。

如果将超声的测量结果与标准的临床参数相匹配将会优化LDLT大小的选择。发表在年3月EurJAnaesthesiol杂志的一篇前瞻、描述性研究报道了采用超声联合临床参数来帮助选择LDLT的大小。

方法

纳入在年1月至年2月在VATS辅助下或开胸行肺叶或肺楔形切除的的患者。排除标准包括:年龄小于18岁,拒绝参加,口咽或颈部手术史,颈部放疗或存在造成气管和左主支气管狭窄的疾病。

记录患者身高,性别及体重等数据。在麻醉诱导前采用5-10MHz的线性探头行气管超声检查。患者平卧,超声探头放置在胸锁关节稍上方与颈部垂直,测量气管横径(Fig.1)

采用标准麻醉诱导后置入LDLT,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认,左主支气管套囊完全进入左主支气管,其近端稍微过隆突。以每次0.5ml增加的气量充盈套囊直到密封,判断标准为左肺通气时吸气量和呼气量无差异。套囊充气量在0.5到2.5ml之间认为LDLT大小选择合适。左侧支气管套囊无充气状态下左肺通气无漏气为LDLT选择过大,支气管套囊充气量大于2.5ml为LDLT选择过小。

年1月-年7月,Step1方案采用身高和性别的公式来计算LDLT的大小。如果插管时遇到阻力,更换为小一号的气管导管。Step1方案的目的是评估采用常临床参数选择LDLT不当的发生率,并且确定一个联合参考值(身高与气管直径相结合)来减少LDLT选择不当的发生率。

Step2方案,年11月-年2月依据Step1方案所确定的参考值来选择LDLT。

结果

1.Step1和Step2方案中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Table.1)。

2.Step1,采用常用的临床的判定标准,39.2%的患者LDLT选择合适,38.2%的患者选择过大,22.6%的患者选择过小,女性患者中更容易出现LDLT选择过大的情况。单独采用身高或气管内径均不能够避在女性(Fig.2a)和男性(Fig.2b)患者选择的LDLT偏大。

3.通过将气管内径和患者身高相匹配,确定出了选择合适大小双腔管的参考值(Fig.3),确定出LDLT选择的参考图表。

4.回顾性的使用参考值的结果表明,使用参考值可显著减少LDLT选择过大的发生率(20.6vs.38.2%,P0.)

5.采用联合超声测量和临床参数的参考值(Fig.4),与Step1相比较,LDLT选择合适率显著提高(86.0vs.39.2%;P0.),选择过大(6.0vs.38.2%;P0.)和过小(8.0vs.22.6%,P0.,)的发生率显著降低(Table2)

讨论

对于DLT大小的最佳选择方法,尚无统一的共识,通常DLT的选择依赖于患者的身高和性别,但因为男性和女性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解剖变异,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有限。

左主支气管的人群变异很常见,因为气管直径与左主支气管直径的相关性较好,已有研究推荐测量胸片中的气管直径来预测LDLT大小,此外,有研究表明超声测量的气管直径与CT测量的气管直径相关性较好,已推荐用于DLT大小的预测。然而,单独采用超声所测量的气管直径来预测DLT的大小是不准确的,CT是测量左主支气管直径的金标准,但CT并不是麻醉医生术前气道评估的常用检查。超声检查可在手术室,ICU,急诊科及特别环境中快速评估气道解剖,经MRI和CT证实,超声是评估声门下气道的可靠设备。此外,超声检查不需要过多的培训,以及实施检查时不需要患者完全制动或镇静。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比较这种方法预测LDLT大小与CT,操作者经验等预测LDLT大小的准确率。

总之,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测量气管直径联合临床参数(身高性别)可显著增加LDLT选择的准确率。

点评

选择合适大小的DLT,对于有效的非隔离至关重要。选择过大,会造成导管置入困难,有造成主气管和主支气管损伤的风险,而选择过小则会造成肺隔离不充分,以及导管在术中容易发生移位。对于DLT大小的选择,尚无统一的共识,传统依据身高和性别来确定双腔管大小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医院通常通过测量CT片上左主支气管的直径来选择LDLT的大小,我们的经验表明,CT测定左主支气管直径法预测LDLT大小显著提高了LDLT选择的准确率。这项前瞻观察性研究所采用的超声联合临床参数的方法比较新颖,而且操作简单,便于临床使用,但与CT测定左主支气管直径法预测相比,其准确性如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梁超李懿)

参考文献:

1.EmanuelaRoldi,PaoloInghileri,Oph_elieDransart-Raye,SilviaMongodi,Pierre-GregoireGuinotUseoftrachealultrasound

1
查看完整版本: 采用超声联合临床参数选择左侧双腔管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