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张华楸教授-烟雾病的手术治疗和效果
01专家简介TITTLES张华楸教授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兼光谷院区神经外科执行主任。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先后在美国纽约州AlbanyOrdway研究所、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医院、杜伊斯堡-医院神经外科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和交流访问。
现任中国微循环学会常务理事兼脑血管病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青委兼脑血管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兼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颅底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特别是对复杂颅内动脉瘤、烟雾病、血管畸形、颈内动脉狭窄等方面经验丰富。
参编多部专业著作及研究生教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评委,《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neuroscience》、《JournalofNeuroinflammation》、《ChineseNeurosurgicalJournal》、《JournalofNeurochemistry》、《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期刊杂志审稿人。
02访谈内容TITTLES01问题1烟雾病的概念介绍小师医生我们今天要访谈的内容是关于烟雾病的一些治疗方法,首先关于烟雾病,这个名字也是比较特别,什么是烟雾病?
张华楸教授专业解答烟雾病的定义,烟雾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的一个慢性狭窄和闭塞为主要特征,从而导致颅外血流向颅内代偿,继而形成颅底异常血管网,实际上是一种血管性疾病,最典型的表现是在血管造影上可以看到颅底的异常烟雾血管形成.
烟雾病最早是由日本人发现的,在日语里面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所以,烟雾病又叫moyamoya病,目前烟雾病的发病原因仍不清楚,已知的可能和一些基因的突变有关,烟雾病最主要的典型组织学表现是血管管腔及内膜的增厚及狭窄,内膜的肌层增厚,平滑肌层增厚,弹力膜层折叠。
烟雾病从发病率来讲,目前在东亚国家高发,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在我国以中部为主,特別是湖南、湖北属于高发区,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儿童,一般在四到五岁,另外一个高峰在中年人,一般30到40岁。
烟雾病大部分病人临床表现是以脑缺血为主,大概占到75%,另外有大概25%的病人主要以脑出血为主,烟雾病一旦出现脑出血,第一次出血量一般以中线的或脑室内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量不多,如通过对症积极治疗,大部分可恢复,但如没有早期手术干预,一般会有第二/三次出血,再次出血的死亡率就可提高到60%甚至80%,所以说对于烟雾病,如果发现,一定要早期干预和治疗。
02问题2手术治疗方案包括那些?小师医生关于烟雾病的手术治疗方案目前包括哪些?
张华楸教授专业解答烟雾病现在首选是手术治疗,常规的手术治疗,包括直接的血管搭桥和间接的血运重建。
直接的血管重建,简单说就是把颅外的血管和颅内的血管相吻合,从而形成一个桥血管的连接。从而使颅外的血管能供应颅内,这种直接搭桥最常用的颅外血管是颞浅动脉和颅内的大脑中动脉的M3或者M4段,就是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部分我们也可采用枕动脉或者耳后动脉和颅内的大脑中动脉或者大脑后动脉相吻合。
间接的血管重建,包括很多,可以把颈外动脉供血系统的硬脑膜或者颞肌以及颞筋膜还有骨膜和脑表面直接进行一个贴附,我们叫间接血管重建。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联合的血运重建,就是把这两种方法同时使用,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的是联合的血运重建,既直接把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吻合,又将颞肌,肌筋膜及硬膜的血管贴附到脑表面,好处在于,既可以立竿见影快速的增加颅内的颈内动脉供血区供血的血流,同时又可以随着时间的延长,颅外的包括肌肉的肌筋膜以及硬膜的血管慢慢的长入。所以说目前最佳的手术方式是联合血运重建。
03问题3术后并发症及解决方案小师医生烟雾病的手术方案的治疗主要是将颅外的血流引入到颅内然后恢复颅内脑组织的一个血供,在这种手术的过程中它主要有哪些的并发症,以及我们的处理方法有那些?
张华楸教授专业解答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新发的缺血和脑梗死,这种新发的脑缺血或脑梗塞,可以存在于各种地方,有可能存在于手术部位,也可以存在于同侧或对侧,轻的是一种可逆性的脑缺血和神经功能异常;比较严重的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梗塞,这种情况跟手术技巧,桥血管是否通畅相关;其次,跟围手术期的血压的控制,以及术中对血压的监测相关;
另外,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还包括新发的脑出血,这种出血,可以是颅内的出血,硬膜下或蛛网膜下出血,也可是手术部位的出血。新发的出血,整个的发生率大概在0.5%到2%左右,出血的范围可大可小,严重的出血甚至影响生命;新发出血比较常见的原因,也包括搭桥后桥血管不通引起的梗塞后出血,还包括病人术后血压变化引起的搭桥部位或者远隔部位的新发出血。上面的缺血和出血相对来讲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另外一个发生率比较高,但相对来讲比较轻微,我们过去叫做高灌注综合征,现在也叫血流紊乱综合征,主要是由颅外的血流向颅内引流以后,可能导致一个颅内的血流重新分配,从而导致一些非特异性的神经功能症状,包括头昏头痛,一过性的神经功能症状,比如失语、记忆力下降或者精神症状;高灌注综合症大部分病人经过两周到三个月会慢慢恢复,适应后这些症状可慢慢消失;这种血流紊乱综合征的发生率从国内外报道,发生率在5%-60%不等,一般大部分是一过性的,术后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管收缩,对症治疗,可以缓解。
那么以上三种是最常见的,除此以外,还有癫痫,非典型的头痛。癫痫原因有很多,一个是供血可能导致癫痫,还有一种肌肉直接贴附引起的肌肉表面血刺激引起的癫痫,还有比较少见的,包括一些精神症状或情绪改变,这种情况大部分通过对症的处理,一般数周后也可慢慢恢复。
当然还有些比较少见的,比如说切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还有由于肌肉贴附到骨窗下,引起外形的改变,这个比较少,所以,最常见还是因为血流的改变,引起的缺血,出血或者这种血流紊乱引起的相关的一些并发症。
03课件资料TITTLES版权声明
神外世界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神外世界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完
神外世界专家访谈戳“阅读原文”下载APP看千部大脑真实手术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