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神外ldquo首rdquo艺B
TUhjnbcbe - 2021/2/11 13:42:00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和超声科两大学科紧密合作,通过术中B超的精准定位,在神经外科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焦磊博士的带领下,顺利摘除了患者的后枕叶复杂肿瘤,尽可能少的避免了副损伤,实现了零并发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神经外科精准医疗的概念。

术中超声科主任常新B超精准定位

焦磊博士“抽丝剥茧”

患者朱某某,男性,67岁,溧水籍。因为“发现头痛头晕伴视物模糊三月余”来院就诊,门诊查头颅CT发现颅内两处占位,水肿效应明显,MRI扫描T1呈等高信号,T2呈等低信号,呈团块状增强效应,左侧脑室受压明显。

患者术前头颅CT及MRI检查

神经外科博士焦磊仔细阅片后考虑脑转移瘤可能性较大,但患者胸腹部CT检查未发现原发病灶,患者的头痛症状日益严重,视力也在每况愈下,手术指征明确,家属焦急万分,医院进一步诊治,神经外科焦磊、杨平来两位主任在得知家属转院想法后,手术结束后立即将患者家属请至沟通办公室,告知我院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通过两位主任的沟通,患者家属感到了神经外科的热情、自信和从容,打消了种种顾虑,最后决定留下来手术,但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便是请焦磊亲自操刀,副主任医师周立田、主治医师叶亮亮医师作为助手,共同为患者解除病痛。

00:03

溧水首例B超引导下脑肿瘤精准摘除

年6月17日上午,历时5个多小时,焦磊及团队成功为患者拆除后枕部“炸弹”,因为该患者肿瘤位于后枕叶,极易造成患者视力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手术风险极大,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术中副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焦磊联系了超声科主任常新行术中B超精准定位肿瘤位置、大小及周围血供情况,并在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分离肿瘤界面,周围血供较为丰富,电灼肿瘤滋养血管,如同“抽丝剥茧”,迅速完成肿瘤全切除,术中出血不多,手术过程极为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视力、视野正常,四肢活动良好,无并发症发生,近日准备出院。患者女儿为了感谢神外医生们的高超技艺,特地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系溧水区首例B超精准定位应用颅脑肿瘤切除手术,不仅体现了我院神经外科团队显微技术诊治颅内疾患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得益于兄弟科室超声科的通力合作。

年6月,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神经外科在焦磊的带领下,先后完成多例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等高难度手术,患者均恢复良好。神经外科将继续以此为契机,立足神经重症、发扬科室特色、加强并完善亚专科建设,不断突破神经外科技术瓶颈,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溧水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神经外科简介

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年,从开始的15张床位,发展为今天的60张床位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6张床位,现为南京市溧水区颅脑创伤救治中心、南京市重点专科。

目前科室医护人员共计3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5人。承担南京市、溧水区及江苏大学课题多项,承担医院、皖南医学院、江苏大学科研及教学工作,共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住院规培医师数人,各医学院临床见习、实习医师若干。

目前拥有先进的3.0TMRI、64排、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机(DSA)、颅内压监护仪、Neumatic科研数据分析仪、呼吸机两台、脑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机械排痰机、下肢气压治疗机、德国莱卡手术显微镜、美国美敦力动力系统、西山动力系统、金视力术中影像系统、进口手术头架、电动气动开颅钻、床边B超机、床边透视机、自动调控降温毯等大型仪器设备数台。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神经外科已经成为南京城南地区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治疗手段齐全,以治疗各种颅脑创伤、各种脑血管病为重心,颅内肿瘤、神经功能等疾病兼治,融医、教、研于一体的重点专科。

科室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焦磊博士的带领下,医、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合理的人员梯度以及扎实稳健、团结进取的科室风格基本形成,科室团队日渐成熟。

神经外科团队简介

01.焦磊

焦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在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及学习15余年,承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多年。能熟练开展脑肿瘤、脑血管、脑外伤等各类手术治疗,近年对垂体瘤等鞍区病变积累了较深的认识。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在颅内动脉瘤的修复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两项,参加其他课题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两篇,其他中文期刊10余篇。

02.杨平来

杨平来,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副主任,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颅骨肿瘤、脑血管畸形、脑积水、脑脓肿等诊治。尤其对于颅脑损伤、脑出血等亚专科领域,有系统地研究其发病规律,探索最新的诊断和治疗理念;发表国内论文数十篇,统计源文章5篇。

03.任志文

任志文,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15年,在颅脑损伤,自发性脑出血的规范化救治以及大脑半球肿瘤、椎管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等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种临床操作技能和处理复杂、疑难病症以及急、危重症的能力。参与课题10余项,专著3部,发表专业及教学论文8篇。

04.周立田

周立田,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神经外科危重症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神经外科显微操作,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在脑血管病、颅内肿瘤、颅脑创伤领域。在统计源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篇。

05.丁俊宏

丁俊宏,副主任医师、危重症专科资质医师。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学习1年,年获得危重症专科资质并开始从事神经重症医疗工作。主要从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神经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工作。

06.余前

余前,主治医师,卒中中心秘书,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十余年,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具备重症医学专科资质。专业特长:神经重症的处理,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主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两项,其中一项获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各类杂志发表论文五篇。

07.张建波

张建波,主治医师,危重症专科资质医师、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年在南京医院神经外科学习1年。年9月获得危重症专科资质并开始从事神经重症医疗工作。主要从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危重患者的综合救治工作,擅长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诊治,独立开展脑血管造影术。

08.叶亮亮

叶亮亮,主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各项技能操作。擅长神经重症方面工作,已获得中华医学会重症5C资质认证,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在脑血管病、颅脑创伤、神经重症等领域。在统计源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篇,参与发表SCI一篇。

09.许健

许健,医学硕士,住院医师,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年,熟练开展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参与统计源以上论文3篇,其中参与SCI一篇。

10.曾武

曾武,住院医师,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熟练扎实,熟练掌握了深静脉置管术,伤口清创缝合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持续腰大池引流。多次以一助,二助,三助参与脑外伤急诊创伤致脑出血-血肿清除术,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等切除术。研究生期间发表两篇核心论文及统计源论文一篇,完成一项卫生厅课题(编号:14C),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11.潘榆春

潘榆春,住院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年度于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返回本单位工作,擅长脑出血、颅脑外伤、脑血管病等神经外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已取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5C),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重症、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血管病等领域,已累计公开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篇,统计源期刊论文4篇。

-END-

审核/陈春香

撰稿/叶亮亮

编辑/刘婷婷

医院新媒体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外ldquo首rdquo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