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基本情况:
姓名:王某性别:男年龄:33岁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
现病史:.11.10出现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二便失禁,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院,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积血、双侧筛窦炎”,急诊行全脑血管造影及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术后监护室气管切开,后因脑积医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目前可自发睁眼,对声光刺激有反应,不能遵嘱,四肢均有自主运动,左侧肢体力量稍差,不能独立翻身,转移,现为进一步行高压氧和康复治疗收入院。
专科情况:神志昏迷,GCS评分E4VTM5,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cm,对光反射灵敏,眼动充分,面纹居中。四肢张力高,腱反射活跃,肌力检查不配合,双肩关节前屈外展受限,左侧Babinski征阳性,右侧未引出。
影像学检查:
入院诊断:大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意识障碍、双侧肢体运动障碍、吞咽障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气管切开术后
初期治疗计划.4.20
主要问题:1.整体与口颜面功能:气管切开状态,胃管进食,伸舌示齿不配合,偶抗拒外界刺激,下颌张开不充分。
2.咽期:咽反射迟钝,口水耐受,保护性反射良好,吞咽启动延迟,喉部抬升大于2cm。
3.直接进食评估:洼田饮水试验5级,染料试验糊状一口量3-5ml无呛咳无误吸。
视频中第一口量2ml,第二口量3ml,病人K点刺激很敏感但需要多次吞咽才能完全咽干净,口腔感觉较差,意识较差
液体染料实验:
实验结果:吞咽启动延迟但没有见明显的误吸
治疗目标:近期目标:增加自主吞咽次数,进食糊状食物每餐50ml,每天一次,无呛咳。
远期目标:拔除气切和胃管,完全经口进食
治疗过程:1.口腔感觉刺激2.以糊状食物为主的治疗性进食训练
病人意识较差经常咬住勺子,吃的是糊状酸奶训练
中期治疗计划5.14:
患者恢复情况:病人可以治疗性进食一次50ml糊状食物,无呛咳误吸
照比上一个视频喝酸奶,经过训练现在喝酸奶容易多了,不咬勺子
5.15拔除气切
同时观察肺部情况,以防隐性误吸存在
中期治疗计划:进食训练:1.增加糊状食物的量一天两次,一次-ml。2.主要以稀流质到流质过度3.锻炼患者咀嚼功能
喝水
吃包子
吃香蕉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
每餐可以吃一小碗饭,药和水都可以从嘴里吃
6月19日拔除胃管完全经口进食
完美毕业
小结:对DOCs患者进食训练有一定风险也存在一定争议,如何安全对DOCs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训练,同时对出现意外的把握和风险因素的掌控,都是我们对于DOCs患者需要考虑的。对于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气管切开病人是否可以进食需要观察哪些因素?小编也总结了自己一点点心得,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加以完善修改。
需重点评定内容:1.全身情况以及肺功能2.气道保护能力,清除异物能力3.口水的耐受程度,如口水不耐受则不考虑进食4.是否有吞咽动作的存在5.进食之前需做进食性状食物的染料实验6.VF动态观察进食过程7.进食一口量的掌控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