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秋冬谨防脑出血血压飙高反复流鼻血眼
TUhjnbcbe - 2021/1/30 14:44:00
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3.html

点击上方“广医二院”,健康同行!

近日

曾写下《征服》《梦一场》的

著名音乐人袁惟仁被传出突发脑溢血

目前已脱离险境

近日,广医二院神经外科举办了“脑出血疾病的早期预防”健康讲座,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姬云翔提醒市民,秋冬季是脑出血的高发季节,当出现7种先兆时,要马上就医。

▲神经外科专家王业忠教授、姬云翔副教授为市民讲授“脑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使万人死亡,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我国也是脑卒中死亡率高发地区,据估计居民现患脑血管病万,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万人、死亡近万人,在幸存者中约3/4的人留下偏瘫等后遗症状,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

脑血管病按其性质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据国外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塞约占80-85%,脑出血一般在15-20%左右。我国与国外情况不同,脑梗塞虽然发病率较多见,但脑出血所占比例比国外高,这与我国群众的预防意识不强,对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重视程度不足有关。

发病年龄在40岁-70岁之间

脑溢血又名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比如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等。

此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我国每年因脑溢血而死的人占死亡人数的20%,急性期死亡率高达30%-40%,就算幸存下来也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脑溢血的发病年龄在40岁-70岁之间,中青年出现脑溢血也有“爬升”之势,在我国每年新发的万脑卒中患者中,以中青年群体居多。

脑溢血的发生往往非常突然,尤其在脑溢血的高发季节秋冬季。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脑溢血发病前有什么先兆?

姬云翔介绍,脑出血是一种快速发作的、治疗时间短、具有高风险和高死亡率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只有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才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佳手段,而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脑出血以下7个前兆,从而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

血压明显升高

脑溢血前,患者一般会有明显的血压升高,容易出现眩晕,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当脑膜被刺激,极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面部、手指麻木

部分脑溢血患者在发病前,会有身体一侧麻木,或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手指的麻木以无名指最为明显。

近期反复流鼻血

高血压患者如果最近经常流鼻血,要提高警惕,这除了是上火还可能是脑溢血的先兆,近期反复流鼻血,或预兆半年内将出现脑溢血,无论是患者还是家人,都是密切留意。

吐字含糊不清

吐字含糊不清或提示血压波动或脑功能出现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头晕伴有头痛

头痛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当颅内压增高时,疼痛可蔓延至整个头部,头晕与头痛同时发作,短暂出现一次或反复出现或加重。

嗜睡喜欢打哈欠

脑出血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低氧血症,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出现白天嗜睡和频繁打哈欠的症状。患者也无法有效控制这种疲劳,即使他们睡眠充足。

眼前发黑,视野短暂缺损

大脑中的血流减少或流过视网膜的微小血块容易导致同侧动脉或眼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患者出现眼睛视觉障碍的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一过性黑蒙”。患者会突然看不清事物或看到的事物不完整,感觉看到的事物模糊有重影,并且经常需要几分钟才能恢复正常。

一旦发生脑出血该如何急救

“脑出血的发生总是不可预测的,通常起病急,治疗时间短。”姬云翔说,“当患者疑似出现脑溢血时,第一时间拨打。”

其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急救:

?立即将患者平卧,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

?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及空气流通,根据天气注意保暖或降温;

?如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包住患者舌头向外拉出;

?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理,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并进行人工呼吸。

早期发现脑出血的症状尤为重要,因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才能及时控制病情,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脑血管病大部分发病急、病情重,需要强大的治疗团队,广医二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的诊治方面有强大的医疗护理团队。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神经外科传统的优势学科,在广东省内率先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王业忠教授在脑血管病方面有0多例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经验,神经外科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双C臂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机,即将建成的脑血管病复合手术室,为脑血管病的成功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介绍

姬云翔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损伤学分会委员等。现任广州医院神经外科血管介入诊疗组长。

在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脑血管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擅长于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疾病、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动脉狭窄、颅内血管狭窄、烟雾病,急性中风的介入手术治疗和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诊治。出版专著4部、获专利5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来源:羊城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冬谨防脑出血血压飙高反复流鼻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