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是医生的第一品格。所以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朱长征一直强调精细化治疗,定位、定性的诊断,有效改善诊治效果,使病人的治疗少走弯路。年,朱长征刚进修回来时,遇到一例左下肢麻木无力的患者,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大家普遍认为是脑梗塞患者,但是并没有大意地直接按脑梗塞治疗,经过细致地查体,询问病史得知,患者2周前出现过腹泻,考虑是急性格林巴利综合症,最后确诊。幸亏是诊断正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种病会引起呼吸困难,治疗不好会致偏瘫。与家属沟通后,行腰椎穿刺术并规范治疗,进行了有效地抢救。
还有名黏土矿退休的男职工,因右侧肢体瘫痪入院,诊断脑梗塞,颈动脉狭窄80%,患者担心治疗医院就诊,结果治疗方案一致。一年后,他又因左侧肢体行动不灵来院,如果按常规治疗,会出现瘫痪后遗症。朱长征和同事们及时给他行造影术,放置颈动脉支架,年至今10年时间,病人恢复良好,无后遗症,病人非常满意。
从医18年,说实话,工作在朱长征的家庭和生活中占得比重有点大。年,他去北京进修时,孩子还不到两岁,医院超声科的一名职工,上下班没有正点,还有夜班,孩子根本没空照顾,都是留给父母。每天早出门时孩子还没起,晚回家时孩子已睡下,孩子和自己都有点陌生的感觉,回想起来朱长征心里还是有点内疚。
年,朱长征去上海进修介入,回来当时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做。从那时起,他的手机从来没有关过机,除非电池没电。作为一名资深医生,必须要有担当,有责任,很多时候要快速地决断、拍板,因为事关病人的生命,所以就要求业务上要时刻跟进,保持时时刻刻看书学习研究的状态。“科室建立了交流群,每天都会有同事分享典型病例、平时遇到的困惑。”说着,朱长征打开手机展示神三医疗的群,笔者看到密密麻麻的各种有关链接分享排列起来,“经典颅脑断层解剖图——冠状位”、“史上最全的帕金森病症状GIF动图”等等。
为了精益求精,每天早上神经内三科也会拿出10到15分钟的时间来业务学习、病例讨论等,因为神经内是一个专业病种相当复杂的专业,很多病症还不是很明朗,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路要去走。所以他们要尽可能细地挖掘发病的诱因,尽可能细地去给病人查体,尽可能细地去查阅资料、充实自我、遗漏越小越好,抓住任何的蛛丝马迹。
完善流程真正形成绿色通道据了解,脑缺血达5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时间越长,可导致残疾,严重的可出现死亡或者成为植物人,可以说一旦发生脑梗死,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必须与时间赛跑。过了一定的时间窗口,哪怕有再好的技术、再好的设备,医护人员也无力回天。卒中中心的成立,静脉溶栓治疗技术飞速发展,使脑梗死患者得到有效及时地治疗。
“我们完善流程,各部门密切配合,CT检查的同时进行抽血化验,溶栓小组成员及早对接,识别病症,目前我们的DNT时间从90分钟缩短到60分钟,真正形成了绿色通道。年,科室静脉溶栓治疗50例,90%有效,症状无加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反复病例讨论,不断总结分析,优化流程,规范时间和操作,都是为了给患者一个好的愈后。现在,我们科室年收治病人余例。”说到成绩,神经内三科主任朱长征眼神里充满了光彩。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朱长征还热心公益活动,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健康教育活动,积极钻研科学技术事业,参与主编了内科疾病诊断及治疗学,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并发表数篇国家级论文(第一作者),积极参与部分科研项目,撰写并发表SCI论文2篇。目前参与国家十三五课题RICA项目分中心研究,并已入组多名病人,为国家科研事业作出相应贡献,医院近期将挂牌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单位。说到对未来工作的设想,朱长征踌躇满志,他认为急性脑梗的治疗需要进一步规范,用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进一步缩短时间,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时间;还要规范帕金森病的治疗,尽早识别,尽早规范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能够使癫痫病人的治疗更加系统,减少反复发作,降低功能障碍。另外,格林巴利综合症是神经学科目前唯一可以完全治愈的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尽早识别,让病人治疗少走弯路,达到康复。相信朱长征和他领导下的神经内三科,都值得我们期待。
记者王沛芳通讯员文莎莎
商务合作
提示:长按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