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登临:在武汉,他组建团队三天捐出百万只口罩线上春风催桃李
双峰三中线上教学是这么进行的湄水河中的古井本文配图:浩子的小院儿悠悠湄水河漫漫人生路文|凌育平悠悠湄水河,是我的母亲河!风风雨雨,已陪伴我度过48载春秋;以后,她也将继续伴随我度过未知的人生岁月!美丽的湄水河,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繁华!在清朝光绪年间,因为陆路不通畅,桥梁也少,湄水河的水运最为发达,那时宝庆至长沙、湘潭均在永丰段的大码头开始装船,再转下方的府县,可以说,这里曾是连接邵阳至长沙的重要水利枢纽。听朋友讲,当时他的几位伯父均是从事航运,放排,都是生于光绪年间,小时候经常翻古给他们听,说发生在航运码头的各种奇闻趣事,可惜那时他们年龄还小,听过就忘了。如今,走在古老的洋潭街上,那曾经繁华的码头已不复存在,踩着几百年的青石板,仔细端详那一砖一瓦,以及遗留古老痕迹的老式店铺,那四方木做的卖货窗口,还有大门板上的斑斑驳驳,无不在诉说岁月的沧桑;那曾经的繁华热闹,人声鼎沸,以及装货卸货把码头塞得水泄不通的各式船只,我只能听老一辈的描述去想象怀念!一年腊月初八,我出生在湄水河畔的一个村子里。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记忆里的湄水河是干净清澈的,清澈得肉眼能看透水里的各种鹅卵石、每粒沙子,以及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小时候的我,可以说是一个野孩子,打架、爬树、偷偷溜进电影院看电影、到河里洗冷水澡等等,凡是男孩子干的那些淘气事,我都会。那时,因父母都要忙着出“工分(生产队时)”,根本没时间管我,我和几个小伙伴便常常泡在河里捉“沙戒”(一种像泥鳅的小鱼),抓螃蟹。“沙戒”一般很难捉到,因为太滑,背上又有刺,怕被划到手。倒是螃蟹,最容易被抓到,看准大石头,蹑手蹑脚地走近,轻轻一翻开,准有。那时的我们不兴吃这个,因为没肉,一般捉到也只是把它的两个夹脚折断,然后*气似的,恶狠狠地跟它说“叫你再夹人!叫你再夹人!还夹人不?还夹人不?”然后玩弄一下,便又随手丢河里了。有时无聊至极,我们便会抓起小石子,射向远处的水面,看谁射得最远,谁起的涟漪浪花最多,谁就最厉害。有时也会抓起一把河沙,然后松开,任它从手指间慢慢漏掉,再看着满手发光的“金皮子”发呆,心想:这会不会是真的金片片呢?要是真的该有多好,又想,不可能吧,要是真的,那大人们还不把它拿回去了?孩童稚嫩的世界,就是这样单纯。有时,没人管的日子,我们四五个野孩子也会跑到金井潭边那个曾因爆炸而废弃的炮硝厂那玩耍。那里侧面挨河边有个下水道,很窄,从这头可看到那头。小时候我们就猫着腰从这头爬进去,从那头爬出来,石头都被我们摸光滑了,根本不知道有可能潜在的危险。后来成年后去过一次,看到那么小的洞口,我也不知道儿时怎么爬得进去,由此可以想见,我当初是多么的瘦小;而且一点也不知道害怕,要是万一里面有蛇怎么办?现在想来都捏出了一把汗!听妈妈说,小时候我在河边放牛,牛在这边吃草,我硬扯着牛角要牛到那边去吃,可能是那边的草比较茂盛些,结果牛生气了,一怒之下用牛角挑起我,用力一甩差点把我甩到河里,好在旁边同是看牛的邻居奶奶看到,马上跑过来抱起了我,还好命大,没什么大碍!关于这段被牛摔的故事,我是没一点记忆了,可能是我太小的缘故。不过关于放牛养牛的记忆,依稀还是有一点点,那时不知是帮生产队放牛还是帮自己家放,好像总是跟着一帮孩子出去,三三两两的,一天两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那时,生产队的牛栏顶上还放了很多稻草,有个单身的剃头匠睡在那,他的脚不知是被火烧成那样,还是天生就是残废,反正比正常人的脚小些,走路一跛一跛的。听说他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流浪过来的,后来到我们这就不再流浪,就在此落脚。有时我们也调皮,也爬到牛栏顶上翻看他的家当,然后我们爬上去一看,除了堆积的稻草,什么也没有,便都好失望。其实可以想见,那个还是生产队的年代,家家户户都很穷,他能有什么?我们也是太好奇太淘气了!二稍大点上学了,识字了,野孩子我爱上了看书。那个时候,工农坪有好几家摆图书的,就是有插图有文字说明的那种小人书,大概阅读一本,薄的是一毛钱一本,厚的是一毛五到二毛的样子。那个时候的我,如饥似渴的爱上了阅读,一放学做完作业就马上奔向那里。有些厚点的图书老板一定要二毛钱一本,因为没钱,便也跟老板讨价还价,央求她算一毛五给我读算了。老板有时同意了,有时也没同意。现在想来我那个时候真的好可怜,因为时代的原因个个都贫穷;现在的孩子可是幸福多了,只要你想看书,都是可以得到的!到小学三四年级时,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读书面也越来越广。有次暑假,姐姐的同学来我家小住几天,带来了几本厚厚的书。至今记得有《金陵春梦》《上下五千年》(好像分上下集两本),还有一本外国名著,不知是《简爱》还是什么名字。因为有些字还不认识,当时我是囫囵吞枣赶着几天几夜就看完了。后来再大点,我便去图书馆办了张借书卡,巴金的《家》《春》《秋》印象最深。我会随着小说里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心理而喜怒哀乐,多愁善感;尤其是看到丫鬟鸣凤不愿嫁给六十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而投湖自尽时,我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为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爱情而难过!高中时候那时流行台湾作家三毛的作品,她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确实让我泪眼婆娑,《撒哈拉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不同中国的异域风情!每个星期天的清晨,是我最惬意的时光。无论是冬晨薄雾缭绕,还是夏晨凉风扑面,我都喜欢带一本书,到金井潭那废弃的石礁上诵读;如果时间充裕,我会淌过小河流水,到如今水上乐园下侧的河滩上去阅读。儿时,那一片草滩很美、也很干净,目之所及,芳草萋萋,一片养眼怡人的绿,沙滩中间还有几支汩汩的小溪流,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鹅卵石清澈见底,偶尔会有几只小鱼游来游去。如果运气好,草滩上或许能捡到一两只鸭蛋,那是到处走动,专以放鸭为生的养鸭人,赶着鸭子经过这里时鸭子偶尔下的蛋。有时困了,躺在草滩上,拿书盖在脸上,闭上眼睛,静静的一动不动,悠闲自在;或是望着蓝天白云,远山青黛,听着潺潺流水,好不享受!随着年龄的增大,学业的加重,城市的发展,渐渐的,湄水河畔少了我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身影。十一年漫长的求学生涯我没能鲤鱼跳龙门,正逢广东那时改革开放,工厂遍地开花,我也随潮流加入了打工大*。应该说,那几年流水线的生活是我最虚度光阴、毫无意义的几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童年、少年、青春的美好时光,就如这川流不息,静静流淌的湄水河静静逝去,留下的只有回忆!三成年后,我自己的小家依然在湄水河畔。前面是条古老的街道,屋后是千百年日夜流淌的湄水河。站在后面的楼子(阳台)上,抬头望去,河对面同样是我们县另一条古老的街道,叫“和塘街”,那里都住着土著居民。往左望去,是古老的永丰桥,俗称“老桥”,始建于宋朝年间,始称“定胜桥”,解放后改名为“永丰桥”,于年重建。原来的桥栏杆桥墩都是水泥沙子砌出来的,古色古香,现在全换成了不锈钢的,全然没有了那种年代久远的古朴气息,有点可惜痛心。往右望上去,河对岸是沿河一字排开的歌厅,还有河面上窄窄的“老板桥”,和远处新修宽敞通畅的“有恒桥”,这都给两岸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交通便利。我家附近有口老井,叫“鲤鱼井”,在河中央,跟老桥遥遥相望,原来连接古井跟河岸的是一步步古老的青石墩。早几年,*府为了方便居民走路,紧挨着石墩另外又建了一条水泥路。井里的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偶尔有虾米小鱼游来游去,一年四季如果不是涨洪水,井面水始终是高于河面的。没装自来水之前,附近的居民都是在这挑水喝,我老公就是喝这井水长大的,而且,用这井水晒的辣酱最好吃,甜美无比。心情郁闷的时候,去井边小坐,静静地凝眸小桥、流水、古井、人家,此时,心是安静的,也会感叹:岁月要能天天如此静美、充满诗意该多好啊!静静流淌的湄水河,大都是温柔的,但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每到春夏之交,端午节前夕,总有几天的暴雨,把河水溢满,有时水位甚至上涨到离桥面只有一点点的距离。那刻,平时温驯的湄水河有如脱缰的野马,亦如咆哮的*龙,一泻千里,放眼望去,整个一片*色汪洋。望着波涛汹涌、激荡浑浊的滚滚洪水,然后我便开始头疼,因为担心地下室进水,我便要忙不迭搬东西,退水时,无论是白天还是半夜,我都要准备拿竹扫把搞卫生,涨水带来的泥沙,在地面上积了一层,就着退水的机会,一并扫去是最好的;否则一旦水退了,再重新打水搞卫生是最麻烦的了!四婚后的二十四个春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陈,看透人世间太多的趋炎附势,媚俗不堪,任凭世事沧桑,我心依然。婚后,我摆过地摊,当过养鸡专业户,只要鸡不生病,其实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村生活也蛮悠闲自在的。农村的邻居们真的都很好,给鸡打疫苗时只要说一声他们就会来帮忙,有时要到凌晨三四点钟才打得完;然后菜蔬瓜果无论谁家有,道一声去采摘就是;平时无论去谁家走走,那份热情是你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所体会不到的,你一落坐,不禁马上端来了茶水,而且水果点心也跟着递上来了,然后满面笑容陪你唠嗑,那份浓浓的乡情让你倍感亲切温馨;阳光明媚的日子,大家若没事的话就搬张桌子,到地坪里打牌,或是聊聊天,气氛很融洽;寒冷的冬夜,有时就坐到一块烤柴火,天南地北地聊,有时聊以前生产队的历史趣事,时不时往火堆里塞根柴,烤得整个人暖烘烘的。后来我们要回家的时候,真的好舍不得这帮心地善良纯朴的村民们,俗话说得好,“三年邻居当骨亲”,以至于后来我们就像亲戚一样,谁家有红白喜事,我都爱去随个礼凑个热闹,儿子放学回家也总是习惯性地往那边走,宁可转弯路,他说习惯了走那条路,习惯了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那一片醇厚的乡情!回来后,发生了太多的事,有时压得我几乎不能喘气,太多的磨难和辛酸,无法言说;当你懂得了沉默的意义,便也懂得了生活的含义!有时,我觉得自己就如旷野中的一棵小草,任凭风吹雨打,我依然只能选择坚强屹立,只能期待风雨过后便是彩虹!年,公公婆婆都身体不好,婆婆仙逝一个星期后,上午出殡,晚上公公也仙逝了。听老公说,婆婆是七帐八角亭大户人家的女儿,15岁就嫁来公公家,公公父母去世得早,没人管他,就这样,两个人就如小孩子过家家开始了新的生活,可谓是青梅竹马,同甘共苦,相濡以沫,风风雨雨一辈子,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操办公公婆婆的丧事,老公一连半个月都没合眼,以至后来他(她)们出殡后,老公还是睡不着,失眠,形成了恶性循环,后来没多久老公就有了高血压,再后来有了糖尿病。即便这样,却总有人说三道四。在照顾公公婆婆临终的日子里,我们自问对得住天,对得住地,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在遗产方面,公公的安葬费给了中风的哥哥,存折金器什么的全在最小的小叔子手里,至今我们都不知道公公存折上到底有多少钱?我想,“好崽不要爷娘田,好女不要嫁人衣”,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做人就好,心底无私天地宽!五岁月,随湄水河静静流淌……年,是老公命运多舛的一年。那年,老公因脑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数次住院,医院动了手术,病情才得以稳定下来。不到最危急的那一刻,你是体会不到那种生死离别、撕心裂肺的感受的!来长沙之前的先天,在街上偶遇同学立萍,她看我一脸憔悴,便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明天要带老公去长沙动手术,她便马上说,“钱够吗?不够的话我借一万块钱给你,刚转了服装店,转了八千,然后我再去哪里搞二千,总共凑齐一万给你,我手头上也只有这么多了。”纯朴简单的几句话,似一股暖流温暖我心里,暖暖地感动;因为已向哥哥姐姐、闺蜜清平借了,所以后来便没向她开口,但这份情义我永远记在心里。在长沙的日子里,金钱加上精神的压力,我确实感到好孤独无助,在此也要感谢同学育锋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一朝同窗情,一世同学情,真的好感动,还有永伟,你们都是我的好同学!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在长沙的十来天里有太多的感触,医院主刀医生的那一句“你再不把钱打到科室账户上,就会影响我做手术的心情”也罢,小护士的“阿姨,你好坚强能干,我好佩服你哦”也罢,还有电梯里偶尔碰到素不相识便帮我付了面钱的美女,附近一家酒店每天早上免费给我提供黍米稀饭的师傅等等,我只留下美好的记忆,忘掉那些不愉快的,好歹我们一家人都坚强的挺过来了!术后的老公,大小便失禁,意识混乱,智商有如三四岁小孩,没办法,我和儿子就把他当大宝宝看待。经过两年多的恢复,老公慢慢的能拄着拐杖走路了,只是腿依然不能弯曲,手不能抬得太高,但毕竟生活基本能自理了,这样的幸福日子又过了几年,直到去年,年。去年,是老公人生中的一个劫难年!这年,老公经历了生死磨难,到*门关转了一圈,我四天瘦了十斤,五天没吃一粒米饭,憔悴得脸都是黑的,个中辛酸自不言说,还好,我的宝宝又回来了!虽说现在仍大小便失禁,右边不能动,但没办法,我情愿自己受折磨,也希望两个人在一起,过这种粗茶淡饭相濡以沫的生活。去年,也是值得感恩的一年,我要感谢的人太多,熟悉的、陌生的、朋友、同学、亲戚、族亲等等,你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那份关心、照顾、帮助,感动,我会永远铭记于心;也正是你们暖暖的爱意,让我有了前行的动力!六人生如湄水河,缓缓流淌,温情也罢,激荡也罢,混浊也罢,该来的终究会来,过去的将永远成为历史。我坚信:苦难的岁月会成就最好的自己,时光也必将打磨出我独一无二的美丽;我希望自己如一朵盛开的野花,坚强绽放在旷世的原野中!悠悠湄水河,漫漫人生路;风雨兼程,总会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
作者:凌育平,双峰县城老桥彭记响器店主人。土著民经作者授权发表本文。配图:浩子的小院儿,谨此致谢。
凌育平文章:1、一手写字一手作诗|*健文:88岁的他像个老顽童2、第四纪冰川地貌探秘|幽幽谷,一个你来了不后悔的地方3、衡山西麓,有这样一个神秘小镇|悠悠东湖情4、心灵物语五章5、携手慈善,与爱同行|小记娄底慈善协会双峰富厚分会6、冬夜随想7、来自身边的感动|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中国脊梁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专题:抗疫,我们在一起土著民乡土文学
生活
记忆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第13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人文情怀自媒体扎根乡土留住乡音传递乡情守住乡愁合作/投稿:toozoo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