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安徽首家医院心脏康复中心给
TUhjnbcbe - 2020/11/26 17:45:00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体外反搏?体外反搏疗法(EECP)是通过机械的方式,使主动脉内收缩期血压降低、舒张期血压增高,以达到辅助心脏做功,提高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脑、肾、肢体等器官血流灌注的一种无创伤性辅助循环方法。

EECP之父——郑振声

最早的体外反搏概念,源于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医学概念,到了七十年代,我国心血管病专家中山医科大学郑振声教授接受到了这个概念,回国之后潜心研究体外反搏装置的制作。经过十几年的研发,成功研制出现在国际上公用的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并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进入美国市场展开了它的“镀金”之旅。这个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并出口世界各地,在全球各地使用的装置被西方人称为“中国人闯进现代科学领域的一个典型突出”。目前,EECP被推广至世界各地,并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病、突发性耳聋、缺血性阳痿等疾病的治疗中。随着PEECH研究结果的发表,我国专家再次聚焦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EECP,EECP市场在我国也再次起飞,随着我国心脏康复事业的快速推进,EECP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经济、有效的康复工具正越来越有力的发挥其作用。

那么,体外反搏治疗(EECP)有哪些临床效果呢?

根据近年来EECP临床应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其临床疗效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缓解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症状,改善心功能级别;②定量心肌灌注显像提示缺血灶缩小或消失;③延长心绞痛患者的运动时间及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发作的时间;④延长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时间;⑤减少或消除抗心绞痛药物的使用;⑥改善生活质量。基于上述EECP的临床效应,EECP疗法已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研究证明,75%~80%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可通过EECP治疗改善其心绞痛级别,疗效可维持3~5年。EECP临床使用真实感受有哪些?首先,EECP是无创伤型治疗且安全有效,体外反搏疗法没有任何的物体侵入我们的体内,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故而说其是一项“绿色技术”。第二,EECP治疗范围广,多把点多机制作用于我们机体。第三,EECP使多脏器多系统受益,体外反搏治疗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供血,促进血管修复。有许多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人,经过体外反搏治疗一定的时间后,血压血糖会控制的更加好,其它的病症也有改善。第四,EECP是少见式的享受式治疗,这怎么理解呢?比方说吃药,担心花钱还有副作用,输液也会有皮肉之苦。而体外反搏做起来很舒服,完全是一种享受式的状态。躺在治疗床上休息半个小时,全身是轻松的、舒适的,疾病也得到了缓解。第五,这种疗法经济可行,对患者来说治疗非常便宜,医保甲类报销。EECP适用于哪些人群呢?EECP适应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冠心病血管重建术后等。EECP尤其适合以下情况:慢性心绞痛,左室功能尚可,有1~2支冠脉病变,而左主干及前降支近端无阻塞,估计血管重建不可能提高存活率者;单支或多支冠脉有严重、弥漫病变,搭桥难以找到适当的部位;用多个小支架作血管腔内成形术亦困难者;估计搭桥术不能降低其病死率,PCI成功率也不高者;血管病变不严重,血管重建似无必要或不可能,而单纯药物又不能满意控制症状者;有慢性心绞痛,但造影显示冠脉病变不严重,无大面积心肌缺血者;历经1次或多次血管重建术,但心绞痛仍反复发作者。此外,由于EECP特殊的肌肉挤压及增加血流切应力的作用类似于运动,但又无需患者主动用力,因此被称为一种特殊的“运动”。如冠心病患者具有心血管康复运动指征,但因为存在运动不便情况如合并严重的关节病变、肢体活动障碍如偏瘫、显著疲劳、运动耐量极低不能耐受轻微运动、有运动诱发的胸痛、气促、心悸等不适经过调整运动方案仍不能缓解以及患者对运动训练存在顾虑和主动运动意愿不强者,均可首先选择EECP治疗,待症状改善再开始康复运动或两者交替进行治疗。由于EECP不似主动运动增加心脏负荷,因此对具有运动的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选择EECP来代替运动治疗。见于以下情况: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直立性低血压;休息时ST段压低或抬高>2mm;未控制的糖尿病;严重的限制运动的骨关节疾病;水电解质和代谢异常如急性甲状腺炎、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低血容量等以及其他可因为运动加重的非心源性情况。当心血管康复的患者具有以上运动禁忌证时,可在积极临床处理原发疾病的同时,选用EECP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此外EECP治疗没有年龄限制,可安全用于肥胖、糖尿病、心室率控制于50-次/分的心房颤动患者,以及安装有起搏器和除颤器的患者。EECP哪些人不能使用?禁忌证包括:(1)中至重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夹层动脉瘤;(3)腹主动脉瘤;(4)显著的肺动脉高压;(5)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或用抗凝剂,INR3.0;(6)活动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7)反搏肢体有感染灶;(8)未控制的高血压(/mmHg);(9)未控制的心律失常,包括频发过早搏动;(10)严重的左心衰竭;(11)严重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12)妊娠。另外在有以下情况需要谨慎,包括严重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血压高于/mmHg;心动过速的患者,应在EECP治疗之前将心率控制到次/分以下;应当慎重选择因静脉回流增加可能引发并发症的患者尤其是严重心脏瓣膜疾病如显著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严重的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总之,规范化、个体化的EECP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心血管患者意义重大,不仅能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同时又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使体验过EECP治疗的患者负面情绪减少,从而主动参与运动康复训练,大幅提高运动康复的依从性和临床获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文献引用于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首家医院心脏康复中心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