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神经小科普第22期脑血管造影ldq
TUhjnbcbe - 2020/11/22 19:14:00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m.39.net/pf/a_5197601.html

某日查房时:

医生:你好,明天准备给你做造影了啊,在脖子里的血管放个小支架。

病人:啊?要开刀割脖子?

看来,科普脑血管造影(DSA)还是有必要的。。。

QA

我已经做了颈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CTA)、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脑血管方面的检查,

为什么还要进行造影这种有创检查呢?

DSA至今仍被认为是脑血管成像的金标准,其他检查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准确率低于DSA。脑血管造影检查要优于B超、CTA或MRA检查,后者可以作为行DSA检查前的筛选工具,但不能完全替代。通过DSA检查,能够准确地了解血管病变的数目、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也可初步预测/了解疾病的发展:出血的风险、梗塞的风险等;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怎么干预等等。

DSA的大致过程是怎么样的?

需不需要“割脖子”“动刀子”?

一般用局麻药物在穿刺点(一般是一侧腹股沟下约1cm)处麻醉,然后穿刺股动脉,在穿刺成功后,用一根专用的造影管子在动脉血管内一直到达颈部,颈部双侧有供应头部的血管开口(一般是6根: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颈外动脉)。将专用的造影管子放入动脉开口,摆好位置,通过注射造影剂,就能准确的知道该血管的大小、形态、有无病变等情况。

做DSA有没有什么危险性?

DSA严格来说是一个有创的检查,不能算大手术,风险相对较小,因为它不直接处理病变,导管到达位置离病灶还有一段距离,但只要是有创伤就会有风险。

正因为DSA是有创的检查,在行DSA之前做好血管相关的无创检查,包括: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开口B超、颅内TCD(经颅多谱勒超声)、头颅MRA和CTA,如果这些检查提示存在脑血管异常,或需进一步的细节时可考虑行DSA检查。

DSA的并发症是缺血性事件,继发于导管、导丝引起的血栓栓塞或气栓。其他原因包括粥样硬化性板块破裂及血管杂层等。其他较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短暂性皮质盲和健忘症等。极少数血管造影因为颅内压力的轻微变化,可能会诱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破裂,但几率很小。国内外目前统计,总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0.8%,永久性的为0.07%,也就是说:一万个造影病人可能会有7个会出现永久的神经功能障碍。

其他并发症:腹股沟及腹膜后血肿、过敏反应、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下肢血栓栓塞、肾病、肺栓塞。目前国内外对造影的回顾分析中,血肿发生率0.04%,皮肤过敏0.1%。

什么人需要做DSA?

1.颅内出血性病变,需寻找出血原因者,尤其是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动静脉瘘的准确判断;

2.颅内缺血性病变,观察病变范围、狭窄程度、侧枝循环情况;

3.观察颅内血管发育状况,排除血管发育异常、变异,如烟雾病等;

4.颅内占位病变,如颅内肿瘤、血肿等,了解肿瘤血供及与血管关系;

5.了解某些颅外病变,观察其与颅内血管的关系;

6.观察颅脑外伤时颅内血管损伤状况,明确出血点等;

7.手术后观察脑血管循环状态,或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或肿瘤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检查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术前: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免疫检查等;没有明显禁忌才可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前一般需禁食水;

2.术中:造影过程中患者要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转动头部;

3.术后:造影结束返回病房后,同时根据医嘱可以多饮水;

(1)卧床穿刺侧下肢伸直及制动,一般需要24h不能弯曲,目前有一种专门用于封堵术后血管穿刺口的材料,能够使患者提前至4h下床。同时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除。

(2)术后要定期检查穿刺部位及其动脉远端的搏动,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及时通知医生:a、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b、穿刺部位远端搏动触不到。

(3)生命体征监测:开始每半小时一次,连续2次,之后频率递减。

文编

王心怡、刘锐

插图来源

网络

题图来源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小科普第22期脑血管造影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