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太太头晕竟查出ldquo不定时炸弹
TUhjnbcbe - 2020/11/18 18:01:00
南昌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150821/4683498.html

68岁的张大娘犯了头晕的毛病。

不管是散步还是带孙子,总是感觉飘忽忽的。这虽然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她却不以为意,认为这是常见的“老年病”。

可是最近,这毛病越来越严重。很多次从床上坐起来后,她会感到剧烈的眩晕,有时甚至恶心到呕吐。张大娘只好做什么事都慢半拍,生活就像被调了0.5倍速。

尽管医院看病,认为小毛病没必要看医生,但眼看着母亲饱受折磨,儿子还是说服了她,带着她到中山七院神经医学中心。经过系列检查,医生发现张大娘患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

“医生说,控制我身体的‘平衡器’失灵了,稍微大幅度的体位变化都会让我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张大娘乐呵呵地告诉儿子:“我就说是小毛病!”

然而,当张老太太以为病根已经被揪出,吃点药做做理疗就可以时,影像科医生在她的头颅CT平扫片子上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有可疑动脉瘤,后续的头部CTA检查证实了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长了一颗直径超过7mm的动脉瘤。

术前造影清晰显示动脉瘤

虽然动脉瘤不属于肿瘤,但却存在破裂出血的危险。原来,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颅内动脉血管壁变薄甚至损坏,在源源不断的血流冲击下,就会形成一个突出的动脉瘤。它就像气球一样,在血流作用下可能越来越大,甚至破裂,导致颅内大出血甚至死亡,所以脑动脉瘤常常被比喻为“不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并不都是洪水猛兽,其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大小、形状不一样,破裂风险差别较大。有些患者一辈子都不会有任何症状,甚至破裂也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并不是所有动脉瘤都需要治疗。而有的动脉瘤会增大、变形,如果病人还属于高危人群,就应该积极治疗。

脑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原理就是把动脉瘤从动脉血管中隔离出去,让血流不再进入动脉瘤中。

治疗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介入栓塞术两种方式。

1开颅手术

顾名思义就是要开颅,找到动脉瘤,用特制小夹子夹住动脉瘤和脑动脉连接的部位,从而达到隔离的目的。开颅手术后患者长期复发率低,但创伤大。

动脉瘤开颅手术

2介入栓塞术

只需通过患者腿部一个几毫米的创口,经过股动脉输送一条很细的导管到动脉瘤内,后往其中填充弹簧圈,从而闭塞动脉瘤。由于操作时间短、无需开颅、康复快、且可同时治疗多个动脉瘤,患者接受度更高,介入栓塞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段,为中等大小,形状不规则,有分叶,破裂风险较高(4-6%),有手术指征。综合考虑到张大娘的身体状况,更适合做介入手术。”医院神经外科的齐铁伟教授指出。

为做好手术保障,神经医学中心联合心血管中心、麻醉科、介入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进行了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定了详实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

听说可以不用开颅做手术,张大娘和儿子都松了一大口气。经过充分的沟通,张大娘决定通过介入栓塞术处理动脉瘤,拆除这个“不定时炸弹”。

为让张大娘得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神经医学中心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邀请了兄弟单位——医院神经外科的齐铁伟教授到中山七院开展手术治疗。

在短短2小时的时间里,神经医学中心团队化身“拆弹部队”,成功为张大娘实施了介入栓塞术,将动脉瘤从脑血管中隔离出去。术后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已被弹簧圈填满,附近血管血流通畅。

如今,张大娘头也不晕了,还除掉了身体里的隐患,浑身轻松,健步如飞。

术中动脉瘤瘤体弹簧圈填塞

术后造影动脉瘤瘤体未显影

医生介绍,脑动脉瘤多是因为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而蛛网膜下腔出血,会进一步引发神经功能损害、癫痫等,更有高达30%~40%的患者当场死亡。

据统计,我国可能有多达多万人患有脑动脉瘤,也就是说,每个人里面,就有3个人患有脑动脉瘤。值得庆幸的是,其破裂风险约为每年1%。但这不代表可以轻视脑动脉瘤的存在。

动脉瘤破裂与动脉瘤部位、大小、形态、是否有分叶、子瘤和血流动力学等有关,也与患者年龄、是否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及家族史有关。此外,如果随访期间动脉瘤扩大,则破裂风险增加。若体检发现脑动脉瘤,应找专业医生详细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指导专家

齐铁伟教授

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常委。从事神经外科20余年,全面了解神经外科领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掌握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处理。

在脑血管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任脑血管病组组长。在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海绵状血管瘤,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的治疗有较深的探究;其中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0例以上;脑动静脉畸形采用综合+个体化治疗措施;对于复杂的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复杂脑血管疾病开展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应用血流导向系统或带膜支架等新技术进行治疗;开展了烟雾病的颅内外血管吻合及贴敷手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畸形等脊髓血管病也开展显微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在神经导航下精准定位显微手术切除。

侯清华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广东省卒中学会理事

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性痴呆医养融合分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放射与医学影像科博士后

《实用医学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审稿专家。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诊疗,尤其是脑血管病、认知(记忆)障碍、头晕和神经心理疾病的诊疗。

通讯员:李艾琳

初审:侯清华

审核:江清浩

审核发布:*宣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太太头晕竟查出ldquo不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