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复杂颅内动脉瘤病例分享四
TUhjnbcbe - 2020/11/8 0:28:00
颈内动脉-挠动脉-大脑中动脉(M2)高流量搭桥治疗栓塞后复发的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脑中动脉M1段长节段夹层动脉瘤

前言:
  目前颅内动脉夹层主要治疗策略是介入治疗:如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多支架重叠、密网支架等,但是较长的节段和真腔与假腔的鉴别困难给治疗带来不确定性,单纯介入并不能解决因不断增大的血栓导致瘤样扩张造成的临床症状。尽管技术上很复杂,但高流量搭桥术后结扎颈内动脉仍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目前,高流量旁路手术变得相对安全,长期移植血管通畅性好,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接受。

病例分享:1、病例介绍?  患者王**,男性,48岁?  主诉:右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3天余?  查体:右侧肢体肌力Ⅱ-Ⅲ级,余神经系统(—)?  既往: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9年?  辅助检查:颅脑CT:左侧基底节区有一个巨大的瘤样病变(直径48*32毫米),左侧鞍旁金属高密度影(术后改变)全脑血管造影: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脑中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入院诊断: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脑中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颅脑CT:左侧基底节区巨大的瘤样病变,左侧鞍区高密度金属影(术后改变)

全脑血管造影: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脑中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

治疗方案:
  本例患者以肢体无力症状就诊,考虑夹层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导致相应症状,治疗上要解决动脉瘤导致的占位效应同时又要消除夹层动脉瘤,预防破裂出血。脑血管造影可见从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大脑中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单纯动脉瘤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都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将血栓化的动脉瘤切除,用搭桥血管替换夹层血管,但因颈内动脉眼动脉段起始处位于海绵窦内,没有足够吻合操作空间,同时该侧的大脑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也需同时阻断,目前技术上非常困难。因此治疗方案考虑如下:?动脉瘤孤立术?颈内动脉-挠动脉-大脑中动脉(M2)高流量搭桥术本例采用孤立手术要同时控制颈内动脉颅内段起始处、大脑前动脉A1起始处,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巨大动脉瘤的阻挡很难同时孤立相应供血动脉,为此还应从长计议。
  首先异常的血流导致夹层内血栓形成并不断增大,同时增加动脉破裂的风险,因此如果能减低或中断颈内动脉血流,理论上可以减少夹层内血栓形成,夹层动脉瘤内张力降低破裂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那么最简单的方法是结扎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对病人进行压颈试验多次,患者无缺血表现,但代偿从何处而来?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还是皮层软膜支?围绕这些问题,术前进行动脉插管的脑血管造影和球囊试验闭塞(BTO),左侧颈内动脉闭塞30分钟,病人没有神经功能恶化。术前对左侧挠动脉做了Allen试验为阴性。因此最终决定采用颈内动脉-挠动脉-大脑中动脉(M2)高流量搭桥术治疗。再次脑血管造影:球囊闭塞试验阻断左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未见向前循环代偿,后交通未开放

球囊阻断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向左侧大脑半球代偿,前交通开放,可见左侧大脑前动脉A1起始处少量血流返入夹层血管内。由此判断,左侧颈内动脉夹层的末端在A1分叉起始处至大脑中动脉起始处,血栓化的动脉瘤将同侧的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推挤移位。红色线条内为假想夹层动脉瘤位置

手术切口:采用翼点入路联合颈前切口,左上肢取桡动脉。术前定位桡动脉和颈动脉分叉

暴露大脑中动脉远端M1-M2-M3

暴露颈动脉及分叉分离桡动脉(医院骨科秦德安主任的大力支持)术中血管吻合:颈内动脉和桡动脉端吻合吻合后桡动脉血流通畅术中血管吻合:桡动脉和大脑中动脉M2端吻合荧光造影显示血流通畅术后复查CT未见出血及梗死术后复查桥血管彩超:血流通畅,流速明显加快
  术后2周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只负责该侧供血区(图A),颅内动脉夹层大部分消失,颈内动脉分叉处至大脑中脉M1处夹层显影,桥血管不仅负责受体血管远端血流,而且向近端逆流,负责大脑中动脉主干M1及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图B,C)。左侧尺动脉血流通畅,左手动脉弓完整,代偿桡动脉血液供应(图D)术后患者右侧肢体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3个月CTA显示桥血管通畅,左侧颈内动脉夹层基本消失(图A,B,C)。近期门诊随访生活基本正常。

术者简介:
  任晋瑞: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博士,医院学习脑血管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医院Yasargil显微外科训练中心进行血管吻合培训。目前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先后参与国家基金资助项目二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国家级论文6篇。入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现任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神经外科质控中心秘书,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委员。重点开展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和烟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擅长:各类急重症脑血管病的救治(颅内动脉瘤、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烟雾病等)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尤其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

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业团队简介省医脑血管病专业组是神经外科重点学组和专病诊疗中心,它的发展是神经外科几代人努力的结晶,80年代末开展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年起开展神经放射血管内介入治疗,年4月正式成立“脑血管病”亚专业组,主要针对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病变等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和脑梗塞、烟雾病、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脑动脉硬化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开展诊疗和临床研究工作,前后相继开展了颅内动脉瘤夹闭及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及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术、脑内及脑干血管畸形切除、急性脑血管闭塞再通术等手术,年脑血管病手术量达余例,雄踞全省首位,省内各种神经介入新技术均在我科首先开展,疗效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带动省内脑血管病的提高。

经过全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拼搏进取,成功成为国家脑血管病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目前省内首家以脑血管病为主的复合手术室即将投入使用,这将进一步提高本中心的诊治范围和能力,将为脑血管病的诊疗工作带来更大的发展,为三晋父老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脑血管病专业团队简介:组现有医师7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生1名,住院医师1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其中博士3人,硕士4人。

欢迎省内外同道莅临指导和学术交流!

本文编辑:任晋瑞副主任医师

审校:任少华主任医师

终审:吉宏明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复杂颅内动脉瘤病例分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