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不定时炸弹rdquo颅
TUhjnbcbe - 2020/9/15 17:05:00
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www.jk100f.com/m/

进入冬季,天气骤凉,早晚温差逐渐变大,很容易刺激诱发各种疾病,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会破裂,死亡和病残率都极高,但很多患者甚至不知道自身存在颅内动脉瘤,直到发病才意识到危险。

1

动脉瘤不是肿瘤

颅内动脉瘤虽带个“瘤”字,可和肿瘤不是一回事。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通俗地说,就是颅内动脉血管壁上某个“薄弱点”在川流不息的血流冲击下,形成的一个局限性的、球样的突起,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随时可能破裂气球。

2

颅内肿瘤的特点

颅内动脉瘤具有高致死性、致残性的特点。动脉瘤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为2%~7%,其中20%~30%为颅内多发动脉瘤。

发生动脉瘤出血的病人,10%~15%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高达60%~80%,即便出血后幸存的病人,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3

川芎嗪防治破裂有突破

尼莫地平是防治脑血管痉挛的主要药物,但尚未有明确的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的减少血管的痉挛,但疗效不佳。

川芎嗪即四甲基吡嗪(TMP),其药理作用主要为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阻力、解痉等作用,还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能明显降低全血黏度,目前已广泛使用于脑缺血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令人满意疗效。-01至-06,介入栓塞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35例,术后采用川芎嗪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观察临床效果。

4

联合用药效果好

尼莫地平是一种常见的钙离子阻滞剂,也是美国卒中协会推荐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其临床治疗效果已被一些临床试验所证实。但试验结果也发现尼莫地平并不能明显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死率,而且其抗血管痉挛的效果并不如预想的效果理想,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低血压等并发症。

川芎嗪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MP),现已实现人工合成,大量的动物及临床试验证明TMP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抑制自由基产生、提高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纤维化及血小板聚集、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等药理活性。临床上证实其对脑梗死、心脏梗死、脑出血等疾病的良好疗效。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不定时炸弹rdquo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