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位贫困户的脱贫历程央广网
TUhjnbcbe - 2025/7/4 18:39:00

一个贫困户干活有多拼?
  这是绩溪县瀛洲镇仙川村贫困户章渭本的普通一天:凌晨5点就起床喂牛,吃过早饭,把牛儿拴在草地吃草,立即骑着自行车来到镇,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簸箕,认真的清扫镇域内的每一个角落。午饭后,赶忙去收割玉米,天黑了,把牛儿牵回家,吃过晚饭,又坐在客厅里编制竹器生活用品。

日复一日的终年劳作,让75岁的章渭本身材精瘦、脸色黝黑。

数年前,二女儿因玩耍一不小心从二楼摔下来,确诊为“后脑垂体损伤”,无法医治,今后只能从事简单轻巧的家务。祸不单行,三女儿诊断出“癫痫”,病情随季节变化、生理周期的改变、甚至无意间的大声音刺激都会引起发病,几乎成了半个废人。天有不测风云,妻子年确诊为“动脉瘤”,手术共花费16万元,还欠了5万元的外债,妻子的命是保住了,但落下了左眼视力为零、反应迟钝的严重后遗症,平时还要长期吃药,使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接二连三的不幸,让章渭本家深陷贫困。“从医院回家,我连买盐的钱都出不起了。”章渭本含着泪花回忆道。

章渭本本以为贫困就会这样伴他一生。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经过本人申请,镇村评议与公示,章渭本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精准扶贫的对象。

住院享受“”兜底政策,去年妻子摔伤住院医药费元,自己只付了元,平时看病吃药也能报销,家庭签约医生金志军也定期上门,给妻子送药、量血压。章渭本一下感到肩头的担子轻了不少,日子一下有了奔头。“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再苦干,日子也没指望。”章渭本感慨的说道。

精准扶贫彻底改变了章渭本的人生轨迹:短短几年,他从贫困户一跃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健康扶贫“捂紧”了钱袋子,要过上好日子,还得鼓起钱袋子。年,时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舒立人找到章渭本:政府搞“点餐式”产业扶贫,你想干点什么,政府给补贴。章老动心了,几番考察后,章渭本一合计,“种地养殖我都在行,村里很多人都通过养牛发家致富,我想再养头牛,多挣点钱!”

“点餐式”产业扶贫真正做到了精准施策。扶拔穷根,种地养殖不惜力,科学养牛成了土专家。

结合贫困户不同的产业发展需求,镇里联合农服中心等部门定期有针对性的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耐心宣传到户产业政策与享受的帮扶措施。养牛得到补贴元,发展露地蔬菜产业补贴了元,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激发了章渭本的干劲。

为了搞好养殖种好地,章渭本付出了超常的努力,每天清晨就忙碌在田间地头,除草,施肥,采摘……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为了熟练掌握养牛技术,他刻苦专研,闲暇就到村里养牛大户家里“取经”,村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他积极参与,仔细做笔记,遇到问题就虚心向养殖户请教,不断改进养殖方法。几年下来,他逐渐掌握了牛饲料的最佳配比、常见病的预防等,成了真正的养牛能手。

章渭本带领残疾家庭成员顶着草帽、穿戴蓑衣风里来,雨里去为牛儿准备“口粮”。放牛很辛苦,但看到它们一点点的长大,再看到家里“一卡通”的存折上渐渐提升的数字,章渭本心里乐滋滋的。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前年生了一头小牛,挣了元。今年又生了一头,卖了元。这把两口子高兴坏了,奔富的心劲更高了。“平时种的蔬菜、玉米、大豆,还能卖一些钱,现在我还担任瀛洲镇保洁员,一个月有元的工资,去年纯收入就有近3万元呢。”章老兴奋地算起了‘脱贫帐’,“现在党的政策好!靠着勤劳就能致富。争当贫困户不光彩,脱贫致富才光荣。”

村两委将章渭本请上了“讲台”,向村民分享自己的脱贫致富“法宝”,在章老的影响、带动下,该村的村民也愈发有了干劲和脱贫致富的决心,他们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养殖产业、外出务工,实现了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了坚实的基础。(程夏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贫困户的脱贫历程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