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西江网”,与肇庆相约
凌晨,城市进入沉睡,但医院的导管室灯火通明。一群医生在导管室进行手术方案的紧急讨论,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挽救患者的生命刻不容缓。
医院顺利完成1.6mm的脑部动脉瘤手术,高难度微小动脉瘤栓塞的成功,标志看它在神经介入手术技术水平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医院医院的发展道路又迈上了一个台阶。
大脑中“不定时炸弹”突发危情
开通绿色通道让患者转危为安
姚女士在深夜突然四肢僵硬,意识昏迷,且被唤醒后出现剧烈头痛及呕吐,随即被送到医院就诊。
时间就是生命,得知病人的情况危急,医院在深夜立马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得出核酸检测、颅脑CT和CTA的检查结果,协助殷万春团队集中判断病情和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手段。
经颅脑CTA检查结果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有一小囊状突起,考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是由此动脉瘤破裂所致。
常见的动脉瘤大小约3-4mm,而姚女士的动脉瘤只有1.6mm,比一般动脉瘤的面积还要小一倍,手术的风险极大。
“我做了这么多台手术,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动脉瘤了。它的难度是相当于拿一根很长的管子顶一个远处的小针眼。”医院脑血管病区主任殷万春主任医师说。
左上图:最小破裂动脉瘤栓塞标记;右上图:微导管到位。左下图:放入首个2mm*2mm3D圈;右下图:放入第二个1.5mm*2cm圈。
从凌晨四点一直到中午十二点,持续了约八个小时,殷万春团队及导管介入治疗团队齐心协作,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手术技巧,顺利完成了手术,成功挽回患者的生命。
手术成功
不断学习医术日益精湛
医院建设又上新台阶
颅内动脉瘤号称“不定时的炸弹”,易破裂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资料显示,首次动脉瘤破裂,死亡率高达30-40%。
网络图
据殷万春介绍,以往,如果发现病人是这么小的动脉瘤的破裂状况,通常会将她转到广州进行手术。但是转院的路途颠簸,病人在途中很容易破裂出血,医院的路上就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在十多年前,医院一年只做十台左右的动脉瘤手术,经过多年的医疗设施硬件完善和医疗团队不断的学习进步,让更多各级医生掌握诊疗技术,形成专业的脑血管病外科团队,并最终独立开展颅内动脉瘤的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以期更有效、及时地惠及更多的颅内动脉瘤病患。
现在这类病人不需要舟车劳顿,在医院就可得到有效救治。如今,殷万春和团队一年要做接近台手术。殷万春也在年入选了肇庆市第十二批西江拔尖人才——西江名医。
专家建议
40到50岁之间脑动脉瘤易“爆”
超过40岁做脑核磁检查
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
说起动脉瘤,听起来似乎是很遥远的疾病。其实,每个成年人中就有7个患颅内动脉瘤,但并非一定要干预。一旦动脉瘤破裂,就近及时抢救最为重要。
动脉瘤一旦形成,绝大多数会永久存在,而且越长越大。颅内是否有动脉瘤,通过核磁或CT血管成像检查就能发现。
不是所有的动脉瘤都需要干预,有些动脉瘤终生不会破裂,有高危因素的动脉瘤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判断是否需要在未破之时进行干预。
动脉瘤破裂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剧烈疼痛。专家建议,脑动脉瘤最容易在40岁到50岁间出现破裂,因此,年过40岁最好做一次脑部核磁检查,看看脑部是否长了动脉瘤,早防早治。
网络图
另外,脑动脉瘤患者要控制情绪,少发脾气,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饮食,适当多吃豆制品水果蔬菜。脑动脉瘤患者还要戒烟限酒,“烟酒对动脉瘤有刺激作用。”此外,家族中既往有人曾经患过脑动脉瘤的,其他成员最好要进行筛查。
专题
医院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静
实习生李铭瑜
原标题:《仅为1.6mm!“西江名医”殷万春拆除大脑中最“小”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