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国产化率不足10%,神经介入械企逐鹿百亿市场
在医学上,神经血管疾病的三大领域,即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中,脑卒中细分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年中国脑卒中患者人数达万名,包括万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万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患比例为8:2。换句话说,缺血性医疗器械市场最大。我国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起步较晚,渗透率低,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卒中治疗渗透率仅为1.7%,相较于美国的11.8%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神经介入技术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前沿关键技术,相比于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神经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且恢复快的特点。据了解,我国神经介入行业当前市场规模约亿元,随着介入治疗技术日渐成熟、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神经介入市场规模有望在年达到亿元以上。神经介入产品分为三大类:通路类、出血类、缺血类。通路类是介入手术的必须耗材,起建立输送通路的作用;出血类用于封堵畸形血管,治疗脑动脉瘤,以及封堵颅内血管破裂处;缺血类则用去取栓,疏通血管。细分来看,神经介入产品再分为,缺血性取栓器械、缺血性预防器械、出血性治疗器械、颅内动脉狭窄治疗器械、血管通路器械。目前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主要由美敦力、史塞克、microvention和强生等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化率仅约为10%。即使是竞争激烈的通路类器械,国产化率也仅达到30%。出血类神经介入市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