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爱因斯坦的秘密情人
TUhjnbcbe - 2025/2/18 18:04:00

无休止的指指戳戳令我厌倦

你亦不能挣脱婚姻的樊篱

这是我们共同的不幸

但却是命中注定

心乱如麻 四肢无力

飞到普林斯顿来吧

静谧与安宁将你拥簇

我们一起翻开托尔斯泰

当你疲惫时,抬起双眸

凝望着我,流盼间溢满温柔

我从中捕捉到了上帝的光辉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不错,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会写诗,以上的诗歌就是恋爱中的爱因斯坦写的。这是一首炽烈而隽永的情诗,揭开了爱因斯坦的一段不为众人所知的情史。

来自百度免费图片

初次相识的那一年,玛加丽塔科涅库娃39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56岁。

玛加丽塔在回忆录中写道:

他非常谦逊,经常自嘲有一头蓬松的乱发。当谢尔盖凝神于雕塑时,爱因斯坦却异常活跃,他对我谈起了自己的相对论。我听得非常专注,但实在太难懂了。或许是我的专注激发了他的兴致,他竟然拿起纸笔写下许多公式,试图向我解释。讲着讲着,我也开始在纸上信笔涂鸦,竟然画出了他的头像。爱因斯坦非常高兴,并且给图像取名叫“阿尔玛”。而“阿尔玛”正是“阿尔伯特”和“玛加丽塔”的缩写。

谢尔盖科涅库夫是玛加丽塔的丈夫,也是苏联著名的雕塑大师,享有“俄罗斯罗丹”的美誉,其大理石雕像作品《尼凯》《斯拉夫人》《跪着的女人》等在国际上也有极高的声誉。1924年,他携年轻貌美的妻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定居于美国。1935年6月,受普林斯顿大学的委托,创作一尊爱因斯坦的雕像。就这样,玛加丽塔与爱因斯坦相识了。

爱因斯坦当然不会知道,这是苏联克格勃的巧妙安排。玛加丽塔得到克格勃的指令之后,就每天来到丈夫的工作室,以便能与爱因斯坦搭讪。顺便说一句,爱因斯坦的私生活并非像大多数科学家那般严谨,他从不缺少情人。克格勃早已洞悉了爱因斯坦的人性弱点,派出了“燕子皇后”(代号)玛加丽塔。面对如此高雅、美貌、风度不凡的俄罗斯美女,爱因斯坦动了心。

1936年,爱因斯坦的表妹艾尔莎——第二任妻子病逝了,爱因斯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沉浸于悲伤之中,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科学研究,感情也出现了空档期。玛加丽塔经常安抚他,与他交谈。爱因斯坦提出了幽会的要求,玛加丽塔害羞了,低头不语,但最后还是说道:“我想,我应该拒绝您。可是,我怎么能拒绝您呢?因为,因为您是爱因斯坦啊!”

来自百度免费图片

普林斯林的一间办公室成为了他们的私人空间,这个私人空间就是爱因斯坦情书中的“我们的洞房”。玛加丽塔成为了爱因斯坦的女神,让爱因斯坦沉醉于温柔之乡,欲仙欲死。当然,爱因斯坦仍然不知这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女神竟然是克格勃的间谍,玛加丽塔的丈夫也不知道。

谢尔盖已经整天研究神学理论了,离群索居,甚至对于妻子的夜不归宿也不在意,更不知道妻子有了私情。1939年,爱因斯坦写信给他,称玛加丽塔患有严重的疾病,建议她到风景如画的萨拉纳克莱克休养。这也没有引起谢尔盖的一点疑惑,也就同意了。萨拉纳克莱克成为了爱因斯坦与玛加丽塔的爱情天堂。

1945年8月,还是在萨拉纳克莱克。玛加丽塔心急如焚,因为克格勃催促她尽快完成任务。如果不能完成任务,不仅玛加丽塔与丈夫,还有他们在苏联的亲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后果不堪设想。掩面而泣的玛加丽塔向爱因斯坦公开了自己的身份——“燕子皇后”,爱因斯坦听完她的哭诉之后,非但没有因为欺骗而愤怒,反而更加怜香惜玉,为了情人及家人的安危,决定冒险帮助她完成任务。于是,有了爱因斯坦与苏联驻副领事巴维尔米哈依洛夫的秘密会面……。其后,爱因斯坦还公开给苏联科学院发了一份电报,主要强调原子弹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现在看来简直是“欲盖弥彰”。12月,苏联克格勃见“艰难的任务”已经顺利完成,“燕子皇后”的身份也已经基本暴露,担心会引起外交危机,便急令玛加丽塔回国。玛加丽塔归国之后,退出克格勃,与丈夫隐居于乡下,与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

1949年8月29日,苏联继美国之后,竟然能够在短短4年内研发并爆炸了原子弹,令世界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如果没有“捷径”就根本做不到。俄罗斯核物理专家叶·韦利霍夫曾经向记者透露:“情报部门提供的几个重要消息促使局面发生了变化。第一个消息是:不用铀,用钚也能制造出原子弹;第二个消息是:在反应堆的天然铀中能直接提取钚;第三个消息是:不仅是重水,石墨也能作为中子减速剂。”1995年,原苏联克格勃的领导人苏多普拉托夫在《情报机关与克里姆林宫》一书更为明确地披露,正是在那次与苏联副领事的秘密会面中,爱因斯坦提供了大量原子弹研制的资料。这一点,从爱因斯坦写给玛加丽塔的一封情书中得到了证实:“我非常想念你。我全心希望你能够勇敢快乐地开始新的生活。我已经与领事见过面了,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但是,至今美国仍然不认为苏联的原子弹研制成功与爱因斯坦有极大的关联,其理由是:爱因斯坦从事的是理论物理研究,也并没有直接参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的研制。苏联间谍之所以对爱因斯坦感兴趣,是因为政治意识形态上的需要,造成爱因斯坦支持苏联的假象以欺世。

说不定美国也是为自己的面子而辩护,毕竟爱因斯坦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如果因女色而“叛国”,那是多么难堪!只好打碎牙齿往肚里吞,维护好“爱因斯坦”这一张象征美国智慧的名片。

有一点谁也不可否认:爱因斯坦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曼哈顿”计划,但是,研制原子弹的理论基础是他的。可以这么说,没有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没有原子弹的研制。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就是爱因斯坦的密友,也同是因被希特勒迫害而逃到美国的犹太难友,经常向爱因斯坦请教、指导。其实,在玛加丽塔与爱因斯坦接近的同时,还有一个代号为“棋子”的苏联间谍也在接近奥本海默,但至今还没有史料披露其成功的程度。

1955年,爱因斯坦因为动脉瘤破裂而病逝。1980年,玛加丽塔去世了。

来自百度免费图片

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我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而我只能孤寂地生活着,回想往事,我曾经痛苦万分,也曾甘之如饴……让一切都留存在永远的记忆中吧。

这是玛加丽塔至死保留的爱因斯坦写给她的9封情书之一的片段。

或许他们在天堂能够再次重逢,互诉衷肠。天堂,那是一个没有间谍的地方;天堂,那是一个没有原子弹的地方。

来自百度免费图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因斯坦的秘密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