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从红色高粱到绿色奥运,整整飘香20年
“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自咱的手。”这坛张艺谋用“老井”的水酿出的高粱酒整整飘香了20年。比心气:从不拜倒在任何人脚下做演员之前,你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怎么突然去了电影学院呢?我在工厂时,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摄影干事。能进电影学院摄影系读书,对我来讲简直是一步登天,我是幸运者。幸运的是你有理想。跟你说个故事吧。那是拍《*土地》的时候,有一回我们坐在*土高原上等天气。瞅着头上那片蓝天,陈凯歌说:“艺谋,在咱们82届153个同学中,有一点属你最强烈——心比天高。”我这个人内心和外表反差很大,外表很随和,但内心却极不安分,有一种潜在的咄咄逼人的气势。说心里话,我从来没有由衷地拜倒在过什么人的脚下。我想试一下,如果一个人殚精竭虑地去做一件事,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说高粱:生命最原始的反抗1988年,你的《红高粱》成就斐然,这是你首次执导,不容易,当初你为什么选择《红高粱》?这我得先谈谈摄制组在山东种那百十亩高粱的事儿。那些日子,我天天在地里转,给高粱除草浇水。高粱这东西天性喜水,一场雨下过了,你就在地里听,四周围全是乱七八糟的动静,根根高粱都跟生孩子似的,嘴里哼哼着,浑身的骨节全发脆响,眼瞅着一节一节往上蹿,满眼睛都是活脱脱的生灵。我当初看莫言的小说,就跟在这高粱地里的感觉一样,生生死死狂放出浑身热气和活力,随心所欲地透出做人的自在和欢乐。影片《红高粱》和其插曲《酒神曲》一样,很有劲道,这些情节有模本吗?《红高粱》无论是在精神气质还是在电影形态上,都没想学谁,就是想创造一种地地道道的民族气质和民族风格。“颠轿”和“祭酒神”全是山东早年的习俗。影片拍摄之初,我就对摄制组同志讲,咱这部戏有三个主角:天生一个奇女子,天生一个伟丈夫,加上一块高粱地——没人种也没人收,生命力旺盛,是活得自自在在的天地间一精灵。面对恶势力对于生命的践踏,生命以最原始、最本质的方式进行反抗,哪怕看起来无济于事。谈巩俐:清秀、聪明、瘦弱这是你和巩俐的第一次合作,还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情景吗?第一印象是清秀、聪明、瘦弱。当时她穿着一件宽大的衣服试镜,与我想象中的女主角对不上号,经过进一步接触,发现她的性格正是人物需要的,外表很纯,不张扬、不夸张,但内在性格却可以很好地传达出来。后来怎么把“我奶奶”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给了她呢?巩俐是当时的副导演杨凤良选出来的,角色也是他定的。记得当年巩俐还在中戏表演系读二年级,也就22岁,“我奶奶”这个角色很关键,寻找的过程也比较费脑筋,找了几个人选,都不合意。他们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北影导演李文化的女儿、当时也正在中戏导演系读书的李彤说:巩俐演这个角色肯定合适。和巩俐见面谈了不到10分钟就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