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头部低速非弹道穿通伤的多学科治疗澎湃在
TUhjnbcbe - 2024/4/5 18:02:00
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原创王斌、孙一睿神外资讯

美国奥克劳恩市爱德维科特医疗中心神经外科的MichaelYoung等列举三个案例介绍低速非弹道穿通性头部损伤以及多学科治疗的过程,文章发表在年3月的《Cureus》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穿通性头部损伤(PHIs)有多种表现形式,伤及血管很常见,需要清创、清除异物。非弹道穿通性头部损伤(NPHIs),定义为速度小于每秒米的物体撞击头部的非穿通性开放伤,相对少见;其治疗方法存在争议。美国奥克劳恩市爱德维科特医疗中心神经外科的MichaelYoung等列举三个案例介绍低速非弹道穿通性头部损伤以及多学科治疗的过程,文章发表在年3月的《Cureus》在线。

研究方法

作者的3例患者均为低速非弹道穿通性头部损伤,具有不同的受伤机制和伤及部位。涉及到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和神经血管外科,经多学科的联合治疗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展示多学科治疗的重要性。

病例1.34岁男性,左侧颞部被刀刺伤,神经功能完好。头颅CT和内镜检查,显示刀穿透左侧颞骨、左侧蝶骨、左侧翼腭窝和左侧上颌窦(图1、2、3)。术中直视下拔出刀(图4)。DSA造影发现,左侧上颌内动脉远端和脑膜中动脉近端损伤;采用Onyx栓塞受伤动脉(图5、6)。术后无任何颅神经麻痹或其它神经功能缺损,第二天出院。

图1.左侧颞部被刀刺伤。

图2.头部CT显示,刀穿透左侧颞骨、左侧蝶窦、左侧翼腭窝和左侧上颌窦。

图3.内镜下见插入上颌窦内的刀锋。

图4.术中直视下拔除刀。

图5.DSA侧位片显示,左侧上颌内动脉远端和脑膜中动脉近端损伤(黑色箭头)。

图6.Onyx栓塞受伤动脉。

病例2.37岁男性,钉枪伤,钉子穿透右侧颞骨、右侧颞叶、双侧蝶窦和左侧岩颈动脉管(图7);右第Ⅵ颅神经麻痹,其它神经功能完好。怀疑岩部颈内动脉损伤,行DSA造影显示,颈内动脉岩段变窄,但无假性动脉瘤或颈动脉损伤的迹象(图8)。行右颞部开颅联合内镜下经蝶窦入路,直视下拔除钉子;有活动性动脉出血充满蝶窦,给予Surgicel和腹部脂肪填塞。一周后,DSA复查显示左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图9)。进行PED植入(图10)。术后CTA显示,左颈动脉岩段假性动脉瘤消失。患者第Ⅵ对颅神经麻痹好转,其余神经功能完好。

图7.头部CT显示钉子穿透左岩颈动脉管(黑色箭头)。

图8.DSA显示颈内动脉岩段变窄,但无假性动脉瘤或颈动脉损伤的迹象。

图9.术后一周行DSA复查,在正、侧位上显示左侧岩部颈内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图10.植入PED。

病例3.31岁男性,因意外的钉枪伤,钉子穿过口腔、穿透硬腭和左蝶窦,最后伤及左侧海绵窦,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损伤(图11、12)。手术拔除钉子后,DSA显示左颈内动脉海绵窦轻度痉挛,没有损伤、无假性或夹层动脉瘤的征象(图13)。

图11.钉子穿过口腔,穿透硬腭。

图12.CTA显示钉子穿入左海绵窦内,可能伤及颈内动脉(黑色箭头)。

图13.直接拔除钉子后,DSA显示左颈内动脉海绵窦轻度痉挛,无假性动脉瘤或夹层的迹象。

结论

作者列举三个病例认为,对于低速NPHIs应慎重考虑手术方案。尤其怀疑血管损伤时,应强调多学科会诊治疗,对取得良好临床效果非常必要。

组稿

孙一睿副主任医师

医院

编译

王斌副主任医师

医院

审校

孙一睿副主任医师

医院

终审

陈衔城教授

《神外资讯》主编

医院

原标题:《头部低速非弹道穿通伤的多学科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头部低速非弹道穿通伤的多学科治疗澎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