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运行基本平稳 内需成经济增长重要因素
器材、文化设备等新型消费热点保持较高增长;近期受房地产市场销售下滑的影响,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家具及建筑装潢消费增速降幅较大。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为中长期的消费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总体看今年社会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宏观经济环境趋于好转
从货币环境方面分析,4月份,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13.2%,比3月末提高1.1个百分点,重新回到13%以上,说明社会资金总量仍较宽松。同时,央行已连续两周实现资金净投放,其中5月17~23日的该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达1200亿元,创四个月以来的单周新高。这表明央行在坚持稳健的货币*策的同时,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而做出了适当的微调,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的目的。
从新增信贷看,虽然新增信贷总量略低于去年同期,但企业贷款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提高。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增强。
从外贸环境方面分析,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在进一步减少行*审批、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加强出口退税、改善融资服务、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的*策,其目的是支持外贸稳定增长。
同时,中央全力稳增长的力度也有所加大,1~4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8%,比1~3月提高0.3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也比1~3月加快0.3个百分点。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将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需求带动制造业PMI回升
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4%,比2月份、3月份连续微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增长势头继续增强。其中,生产指数为52.5%,比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反映需求情况的新订单指数为51.2%,比3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但反映外贸情况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1%,再次回落到临界值以下,也表明内需已成为支撑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因素不利于工业增长 投资与外贸形势难言乐观
投资增速缺乏回升动力
投资增速继续下滑,短期缺乏回升动力。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3%,比1~3月继续回落0.3个百分点,已连续七个月下滑并再次创下2001年12月以来新低。
从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4月新开工项目总投资同比增长12.8%,虽比1~3月加快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预示着未来投资增速缺乏回升动力。*府虽已出台一系列微调措施,但由于*策效应具有滞后性,短期内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有限。同时,中央明确不会出台短期强刺激*策的*策取向,也决定了未来投资难有实质性大幅提升。
房地产市场下滑风险加大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销售及房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4%,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比1~3月继续回落0.4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下滑;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9%,降幅比1~3月继续扩大3.1个百分点,也呈现出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与此同时,房地产库存却在稳步攀升,据调查统计测算,当前主要城市住宅库存量创五年来新高。销售放缓和库存增加限制了开发商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今年以来央行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进一步限制了房地产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
整体看,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房地产市场下滑将降低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特别对工业生产形成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
外贸形势总体仍不乐观
今年一季度,受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弱于预期、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成本上升削弱出口产品竞争力及去年存在虚假贸易导致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额在2月和3月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虽然4月份进口额、出口额同比双双实现了正增长,但1~4月累计增速仍下降0.5%,与今年7.5%的目标相比仍相去甚远。
当前主要贸易伙伴中,除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比较强劲外,欧元区经济虽已摆脱衰退,但回升势头乏力,同时通缩压力依然较大,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日本受4月预期上调消费税影响,一季度居民消费提前释放,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向好,但消费税上调后近期公布的部分数据已显露日本经济有下滑的迹象。新兴经济体受内外需求不振和金融风险加大的影响,其经济增长势头也趋于放缓。同时,我国近期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
以上因素导致我国上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从第115届广交会与主要贸易伙伴成交情况看,除对美国和日本成交额同比上升外,对欧盟、金砖国家、中东以及东盟的成交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订单仍以中短期订单为主,也表明境外采购商对外需回暖仍持谨慎态度。总体看未来一段时间外贸形势仍难有明显回暖。
四、工业生产保持发展态势 消费与宏观经济环境待改善
工业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
根据对国内外环境的分析,以及近期工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分析,利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历史月度统计时间序列,由多家研究机构建立多种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外生因素和工业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我们的经验判断,综合上述各研究单位预测结果,得到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共识预测分别为8.9%和8.8%。
综上分析,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消费虽保持平稳增长,但当前投资需求持续疲软,尤其是房地产投资下滑明显,*府已推出的若干重大项目虽然将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但短期内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有限;世界经济虽已复苏,但除美国外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不强,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稳定外贸增长的措施虽有助于外贸的回升,但短期内外贸也难有实质性回暖。
综合以上影响因素,预计为5月份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当前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去年6月份基数相对较低,可以预计6月份增长速度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态势,为此调整5月、6月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速分别为9.2%和9.5%;同样,由于去年第二季度工业增速基数较低,调整今年第二季度工业预测增速为小幅回升至9.2%左右,进而预计上半年增长9.0%左右。
消费增长潜力待挖掘
实施消费分层管理,挖掘消费增长潜力。合理引导高档、奢华性消费,在严格控制数量管制的基础上,实行高税收、高公用事业性收费等*策,使之成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途径。
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对基本生活品消费实施低税率、低公用事业性收费等*策,以支持和扩大低收入者消费,尤其是扩大农村市场消费。继续挖掘消费潜在能力,鼓励社区消费模式发展,对城镇老居民区进行商业点改造和补充,增加社区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为居民便利消费提供良好环境。
支持绿色循环消费,大力推进消费绿色化标准制定,对符合绿色标准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行为实施财*补贴,继节能家电补贴惠民项目之后,开展环保产品与可再生产品推广重点消费工程,继续推进通过补贴、退税等方式,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消费。
进一步优化宏观经济环境
加快落实近期国务院已出台的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策实施范围、稳定外贸增长的新国十六条等稳增长的措施。继续优化金融环境,通过定向宽松等*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策,支持优势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发展。同时,针对大企业利用市场优势有意拖欠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债务的问题,希望从国家层面出台一个指导意见加以规范,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