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作者:
孙世蒙、李天晓、李立、邵秋季、常凯涛、吴桥伟
研究背景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是一种较少见、特殊的血管病变,位于颅后窝,邻近解剖结构复杂,是临床治疗棘手的复杂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风险大,并发症高。血管内治疗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VADA的主要治疗方式。从最初的载瘤动脉闭塞、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到多支架套叠栓塞治疗,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改变了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理念,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与临床经验的累积,血流导向装置的安全性和疗效得到肯定,但其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中,相关报道甚少。
研究目的
探讨国产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的安全性及疗效。
研究方法
回顾性纳入年4月至年7医院应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VADA患者,影像学随访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
研究资料
回顾性连续纳入年4月至年7医院应用Tubridge?治疗的VADA患者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
动脉瘤尺寸数据:
17例患者的19个动脉瘤直径为4.6mm~30.1mm,其中20mm者2例(11.8%),10~20mm者9例(52.9%),10mm者6例(35.3%)。
动脉瘤解剖学特点:
根据动脉瘤与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关系对动脉瘤进行分型
Ⅰ型:动脉瘤体位于PICA近心端,2例(11.8%);
Ⅱ型:动脉瘤体累及PICA,6例(35.3%);
Ⅲ型:动脉瘤体位于PICA远心端,9例(52.9%)。
围手术期用药方案:
术前至少3~5d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mg/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d,术中全身肝素化,术后肝素自然中和,术后6个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mg/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d,6个月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mg/d。
经血栓弹力图检测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低反应或无反应者,可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换为替格瑞洛片90mg,每日两次。
手术结果:
17例患者总计置入20枚国产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技术成功率%(20/20),其中单纯行Tubridge?治疗11例,Tubridge?联合弹簧圈填塞6例。
术中即刻造影及DynaCT评估:所有支架均贴壁良好,载瘤动脉通畅。
术前造影示总计6支小脑后下动脉(PICA)受侵及,术后即刻造影示PICA显影良好。
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
出院mRS评分:2分1例(5.9%),1分4例(23.5%),0分12例(70.6%),与术前比较,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临床随访:
17例患者均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5(11~20)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新发神经系统症状,mRS评分均为0分。
影像学随访:
12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均为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6~8)个月,其中动脉瘤OKM分级D级8例,C级1例,B级3例;均未见支架内狭窄。
典型病例一:
A:术前DSA示右侧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
B:术中采用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3.0mm×30mm)治疗;
C~D:术后第6个月复查正、侧位DSA显示动脉瘤瘤腔无造影剂充盈,载瘤动脉通畅。
典型病例二:
A:术前DSA显示左侧椎动脉V4段夹层动脉瘤;
B:术中置入5.5mm×45mm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
C~D:术后第6个月复查正、侧位DSA显示动脉瘤瘤腔无造影剂充盈,载瘤动脉通畅。
研究结论
综上,本研究通过有限的国产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VADA的患者资料,认为国产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短期临床预后良好,安全有效,围手术期并发症少。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