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皖北总院脑科中心刘振林教授团队为一名37岁女性实施了“烟雾病血管内搭桥手术”。成功完成直径仅1.5mm脑血管吻合手术,拨开患者“脑中迷雾”成功搭建“生命通道”!
图
刘振林教授行搭桥术
名字诗情画意,但有致命危险
烟雾病,一个听上去似乎很动人的名字,就其名字来讲,如烟似雾。实际上,它是一种脑血管病,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出现脑梗塞、脑出血。皖北总院脑科中心主任刘振林教授介绍,烟雾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临床特异性症状、体征,易漏诊和误诊,主要的两大危害就是引发脑梗塞和脑出血,而且可能反复发作,一旦发现并明确诊断,要尽快进行治疗。
今年37岁的年女士(化名)是宿州市永镇乡人,因突发头晕、恶心,医院就诊,经输液治疗后,症状加重使其家人非常担心,辗转求医后来医院脑科中心刘明医生的门诊,经头颅MRI检查后,拟“烟雾病”建议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入院后行脑血管造影确诊,年女士患了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烟雾病”。
图
术前造影
针对年女士病情,脑科中心主任刘振林教授带领脑科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为其实施手术,通过颅内外血流重建来改善患者的脑血供,进而减少“脑中风”发生的风险。由于“烟雾病”患者的脑血管比正常人纤细很多,乃至于术中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受体血管”,因此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吻合细如发丝的血管——俗称“搭桥”。
拨开“迷雾”,重获新生
经过术前造影检查和全脑血流状态等详细评估显示患者搭桥供体和受体血管都很差,血管吻合难度大,刘振林教授团队就此还准备了多套补救方案。
年2月18日,在麻醉、护理团队的周密配合下,由刘振林教授主刀,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神经电极生理监护的保驾护航下,全麻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颞肌贴敷术+脑膜翻转术",术中仅出血ml。
图
术后荧光造影血管充盈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吻合血管通畅,脑供血明显改善,并于第二日由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
本例烟雾病血管内搭桥手术的成功开展,展示出皖北总院脑科中心的技术实力。诊疗过程脑科中心、麻醉科、手术室、ICU等多学科团队的团结合作也为治疗此类疑难重症患者添加了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更加安全、精准地祛除患者病痛,造福更多患者。
地域上的先天条件使得一些“疑难杂症”的患者从小城市辗转到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才能找到更多生机。但是,出门万事难,何况是带着病体求医!
如今,在刘振林教授带领下皖北脑科团队,率先开展颅内外血管搭桥、颈动脉内膜剥脱及支架植入术,为皖北地区带来比肩“北上广”优质医疗资源,让皖北人民再也不用因为到外地求医的而耽误了最佳救治时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
名医纪实
——
专家简介
——
刘振林教授
安医院副院长、脑科中心主任、蚌埠医学院脑与神经疾病研究所所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颅神经疾病诊疗协作组成员、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天津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学分会常委;天津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30年,曾医院及首都医院担任神经外科主任及全责医师。共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余台,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神经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各部位颅内动脉瘤夹闭(包括锁孔)、血管畸形切除、颅内外血管搭桥、颈动脉内膜剥脱、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颅内肿瘤(显微镜及内镜下)切除、脊髓肿瘤切除等手术。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中华系类论文20余篇。
呵护生命关爱健康
精业、爱院、拼搏、奉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