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招胶质瘤怎么治一文带你了解清楚 [复制链接]

1#
说到胶质瘤,许多人都会想到“脑癌”。根据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的数据,胶质瘤约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7%,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0%。据统计,中国脑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35.2%-61.0%,平均49.7%,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是原发性脑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许加*教授有话说下面许加*教授在线给朋友们科普一下

脑胶质瘤的一些医学知识

所谓胶质瘤,就是来源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肿瘤统称,常发生在大脑和脊髓,亦是颅内(大脑内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以肿瘤的恶性程度来划分,胶质瘤可分为4级,等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WHO1~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偏良性,分化较为良好,患者预后也相对较好;

WHO3~4级为高级别胶质瘤,偏恶性,为低分化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差。

根据肿瘤细胞形态的不同又可将胶质瘤分为星形细胞瘤(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复发可能大)、少突胶质瘤(膨胀性生长为主,边界清楚,为低级别胶质瘤)、室管膜瘤(生长缓慢,良性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由星形细胞瘤恶变而来,是星形细胞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等类型。

胶质瘤大多发生在31-50岁之间,高发年龄段在40-50岁,以中年人为主。脑胶质瘤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2-3:1,最容易袭扰中年人,这部分人正好是社会及家庭的中坚力量,因此对社会及家庭的破坏性非常大。

另外,在10岁左右的儿童也较多见。儿童胶质瘤多为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与WHO4级相对应,恶性程度最高,患者平均存活期仅有14个月!

出现这三大表现

可能招惹上了胶质瘤!

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一般有这三大类:

01

头痛伴呕吐

胶质瘤的早期症状多为头痛,但这种头痛与普通头痛有所不同。由于肿瘤细胞的*性会引起周边组织的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并伴有呕吐的现象。这种情况会随时存在,而且随着肿瘤的发展会越来越严重。

02

癫痫

由于局部肿瘤的直接刺激或压迫,有些病人会出现癫痫的症状。

03

局部性功能障碍

大脑内部拥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区,当肿瘤位置处于额叶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等;

当肿瘤位置处于颞顶枕叶时,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的障碍,甚至视觉的丧失;

当肿瘤位置出现在小脑时,病人就可能会失去平衡力。

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核磁共振)进行明确诊断,且最好加做一个MRA(磁共振血管成像)进一步检查颅内肿瘤及颅内血管的情况,也可顺便排查头部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等情况。

如果确是颅内的问题,以上症状是不会自行消失且会随着病变的发展持续加重的!但如果真的确定是胶质瘤怎么办呢?要怎么治呢?

目前脑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方法是先进行手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放化治疗。

脑胶质瘤的手术原则是在安全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

由于有些肿瘤涉及功能区,贸然切除可能会造成患者的永久性功能损伤,对其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医生会采用“术中唤醒手术”的方式,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下唤醒,精确定位脑重要功能区并探询病变与功能区的关系,以达到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并保留功能区的目的。

术后,通常来说,一级胶质瘤恶性程度最低,复发概率较小,治愈希望较大,级别越高,治愈希望越小。

但也有些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肿瘤复发,并从一级转变为二级、甚至转变三级、四级的情况,这与个体差异以及切除范围的不同有关。目前,这也是世界上关于胶质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

总得来说,目前胶质瘤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再根据手术切除情况辅以不同的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即化疗。一个胶质瘤如何治疗或选择哪种方法治疗应主要参考胶质瘤的级别和肿瘤在脑中位置,当然还包括病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许加*教授作为山东省神经肿瘤专业的骨干专家,每年完成神经肿瘤手术数百例,欢迎患者及家属前来咨询和就诊,为您解除病痛和提供正规的治疗!!

如果有更多关于神经外科的问题要咨询,欢迎添加本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