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出血的健康教育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聚集,在脑卒中各亚型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位居第二,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我国脑出血的比例占脑卒中的18.8%~47.6%。脑出血发病凶险,发病30的病死率高达35%~52%,仅有约20%的患者在6个月后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常见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脑出血症状突发,发病前常无预感,少数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和口齿不清等前驱症状。多在情绪紧张、兴奋、用力排便等活动中发病,急性期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脑疝形成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常可危机生命。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依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

1.CT检查时临床疑诊脑出血的首选检查。CT可快速、准确的显示血肿部位、出血量、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及周围脑组织受损等情况。

2.MRI检查对脑干出血的诊断优于CT,但急性期对幕上及小脑出血的诊断价值不如CT;MRI在慢性出血及发现血管畸形方面优于CT。

脑血管检查脑血管检查有助于了解导致脑出血病变的血管及病因,指导治疗方案。常用的检查包括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1)CTA和MRA:两者是快速、无创性评估颅内、外血管畸形或动脉瘤,但阴性结果也不能完全排除病变的存在。(2)DSA: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及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分布,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为血管内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因病理解剖,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

(二)治疗方式:包括内科对症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少量脑出血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处理原则以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脑水肿及颅内高压以及防治并发症为主要目标。

2.外科治疗干预目的主要是尽快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其次是尽可能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致残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穿刺血肿碎吸术、内窥镜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清除术和脑室穿刺引流术等。

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如何处理?

脑出血通常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发病时大多有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这时血压可骤然升高致使血管破裂。在脑出血急性期,降低血压的明显升高是防止继续出血的重要措施。但快速降压势必会影响脑内的血流循环,加重脑

水肿,使病情加重,故降压要缓慢,血压下降幅度不能太大。目前临床上认为,保持血压稳定是防止再出血和继发性脑水肿的关键;为维持脑灌注压水平,在脑水肿高峰期不宜过度降低血压。对血压异常增高者,可适度控制血压。

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严重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是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为早期血肿的占位效应和血肿周围脑卒中的水肿,脑出血后3-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期。

2.癫痫脑叶出血是引起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

3.吞咽困难脑出血入院时可存在吞咽困难。入院后患者进食前可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4.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DVT最重要的并发症为肺栓塞。

5.肺炎及肺水肿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导致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包括呕吐、不活动等。

6.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的合并症。

7.中枢性高热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高热的原因有:(1)脑出血损伤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时可引起中枢热及体温调节障碍。(2)吸收热

什么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动脉瘤?当前诊疗方法有哪些?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进入颅内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中80%的病因为脑动脉瘤破裂。脑动脉瘤为血管壁局部薄弱而产生的瘤样突起,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气球。当脑血管收缩,或动脉瘤体内血液充盈到极限时,就会导致瘤体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方法包括头颅CTA、MRA以及脑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针对大多数动脉瘤术后效果较好。动脉瘤夹是钛合金材料所制,可不受MRI、机场安检设备及金属探测器等设备影响。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是用很细的导管通过股动脉到脑内动脉再到动脉瘤,然后用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或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术后需定期随访,评定栓塞的效果。

什么是脑动静脉畸形,当前诊疗方法有哪些?

脑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多见的一种。常表现为癫痫发作、脑出血,可有肢体瘫痪,严重会致死。要明确脑动静脉畸形的存在,主要是先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扫描做出初步诊断,最终由脑血管造影确定诊断。当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这3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应用。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因其疗效迅速、治愈率较高,是本病最理想的治疗手段。血管内栓塞疗法是用很细的导管在辨认出供血动脉后,注射胶水样的物质进到动静脉畸形里面。血管内栓塞疗法,常被用来作为在进行手术切除或立体定位放射手术前,减少动静脉畸形体积的方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非侵入性,无开颅手术风险。此外,放射治疗可用于开颅手术不能安全接近的一些区域。放射治疗也可以用于在部分外科切除后或血管内栓塞疗法以后持续存在的残余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病人的饮食指导

1.急性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2.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日)因为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

3.食物温度适宜。

4.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饭喂水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进士,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脑出血的康复指导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

以减轻脑水肿;谵妄、躁动病人加床栏,适当约束;保证安全,严格限制探视,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避免各种刺激。偏瘫者应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恢复期应注意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2.避免情绪激动,去除不安、恐惧、愤怒、忧

虑等不利因素,保持心情舒畅。

3.饮食清淡,多吃含水分、含纤维素的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忌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

4.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

5.保持血压稳定,避免漏服或停用降压药,避

免各种不良刺激如用力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各种诱发因素。如发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时应及时就医。

6.出院后避免重体力劳动,坚持做保健体操、注意劳逸结合,坚持康复训练。

7.定期复查病情,必要时做CT等,及时治疗可能并存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