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岁开始,人体中的“血液垃圾”便开始在血管中沉积,这是一个持续而不可逆的过程,就像家里的自来水管用久了,会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隔个几年,就要清理或者换水管,但是人的血管没法更换,一旦堵塞会引起多种疾病,更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脑血管里的幽灵——血栓
血管内一旦出现了“水垢”(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色小米粥样的斑块),就像是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脑血管,会使脑部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其结果是致命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老化,一般在30岁左右,人的血管开始硬化,45岁时,血栓斑块会堵住50%的血管,此时逐渐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当动脉硬化的斑块沉积到一定程度时会演化为钙化,使血管易断裂、易堵塞,导致脑卒中的发生机率成倍增加。血栓若堵在脑血管可使脑细胞坏死,轻者发生腔隙性脑梗,重者出现偏瘫、失语、昏迷,甚至猝死。
老父亲突然眩晕倒地,
话也说不出来,右边手脚也瘫了......
这一幕活脱脱把小刘吓个半死。
“爸爸、爸爸你么样了?”
到底怎么回事?
请向下看!
事情虽然过去了几天,但是一想起当天的经历,小刘还心有余悸。
刘爹爹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平时爱抽烟,虽然有高血压,但他没当回事,医院看看,刘爹爹不听劝:“我身体好得很,每天走一万多步咧!医院跑咧?”事发当天早上,小刘起床后突然发现父亲跌倒在地、话也说不出来,右边身体完全瘫痪不听使唤。眼见着父亲失去了意识,小刘惊慌失措赶忙拨打“”求救。
医院神内急诊科紧急接诊,得知患者情况后,果断为其开通卒中患者绿色通道,同时通知卒中中心介入团队随时待命。在神内急诊医生和护士的全程陪同下迅速完善检查,脑血管介入病区刘文华主任告知患者家属目前考虑为基底动脉闭塞导致的脑梗死,病情非常危急。经过沟通,患者家属同意实施颅内动脉取栓术方案。医生们争分夺秒为患者争取救命时间,护士们则一边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边为患者做好紧急介入取栓准备。
■■■■■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灯光下,一场“拯救大脑”的“生命抢夺战”正紧张有序进行着。在介入导管室里,我院神经介入团体及介入室的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紧张有序进行颅内动脉取栓术。他们凭借着丰富的脑血管介入治疗经验,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成功取出两处血栓,并开通了基底动脉,使缺血的大脑重新获得灌注,挽救患者生命。
三天后......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
病情逐渐好转,
头不晕了,
肢体活动能力也恢复正常。
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冬季是脑卒中的好发季节,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更应提高警惕,及早做好预防。发现病人有言语不利、口角歪斜、肢体乏力等脑卒中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具有溶栓、医院就诊,发病4.5小时内是急性脑梗死救治的*金时期,莫要因为病情较轻拖延时间甚至忽视病情,对于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我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能熟练完成静脉溶栓、脑血管造影术、急诊取栓术、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动脉瘤栓塞术等。看病治病,医院找专业医生!
我们该如何预防血栓?
事实上,血栓是可防、可控的。
01
避免久坐不动
过去医学界认为,乘坐长途飞机与深静脉血栓发病关系密切,而最新研究发现,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医学专家把这种病称为“电子血栓”。
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在生活中应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该休息片刻,起身活动。
02
走路
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03
常吃“天然阿司匹林”
预防血栓,建议食用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绿茶等,这些食物都是“天然阿司匹林”,有清洁血管的作用。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04
稳住血压,控制血糖、血脂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
05
戒烟酒
长期吸烟的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一支小烟会在不经意间摧毁全身各处血流所经之地,后果不堪设想。酗酒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管壁薄弱的脑动脉更易破裂而发生脑卒中。
06
缓解压力
加班、熬夜、压力大,会使动脉应急性堵塞,甚至会导致闭塞,引发心梗。
快速准确的评估,规范合理的诊治。医院神经内科持续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让更多患者获益。
神经内科急诊
(卒中、头痛绿色通道)
24小时*7天
全天候为您守候着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