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案5rdquo绝望l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对针灸反射学之反射弧的理解病例1工伤截瘫—脐以下感觉平面消失

?病情简要:施某,男性,42岁,患者,年10月不慎从高处坠落,医院拍片提示T12粉碎性骨折。送至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

?术后诊断:L1椎体爆裂性骨折,截瘫ASIA/D级,圆锥损伤。

?专科查体:腰上段棘突压痛及叩击痛,疼痛不向下肢及周围反射,肚脐以下痛温觉消失,双下肢无自主活动、膝反射、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肛门反射消失。

?针灸治疗:主要取下肢穴位,针刺+电针。每次治疗时见局部肌肉抽动,无其他反应。治疗1月,无任何疗效。

?分析:反射弧的结构受外力完全破坏时,针灸无效。

病例2脊髓肿瘤术后—节段性感觉异常?病情简要:周某,男性,63岁。年无诱因出现左上肢及腹部皮肤麻木感,后逐渐加重,年1月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医院行MRI见颈胸段脊髓内异常信号,伴脊髓空洞。年4月行“T4-10椎管扩大减压及神经粘连松解术”,术后左下肢肌力1级,立位0级。术后遗留双下肢无力。后又行2次手术,症情无明显改善。病程中不间断行康复、针灸治疗。(年有化脓性脑炎,医院治疗后痊愈。)

?查体:四肢及躯体节段性感觉异常,左侧指关节肌力3级,余上肢关节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1级,左下肢髌阵挛(+),余病理征阴性,坐位2级,立位0级。

?诊断:1、颈椎病,C3-7椎管狭窄;2、T4-10椎管扩大减压及神经粘连松解术;3、颈段脊髓空洞;4、高血压

?功能障碍诊断:截瘫C2ASCIA/D级、平衡障碍、感觉障碍、ADL极度依赖。

?针灸治疗:自病程以来,多次行针灸治疗,尝试各种方法,患者无感,症情无任何变化。

?分析:脊柱结构完整,但脊髓异常无法传递信号时,针灸无效。

病例3车祸颈椎高位损伤——四肢运动障碍为主

?病情简要:徐某,男性患者,59岁,年1月骑车摔伤,医院诊断“颈椎过伸伤、脊髓损伤、颈椎1后韧带固化”行手术治疗。术后四肢无力,坐立位转移困难,无法行走,留置导尿管,大便3-4天一行,需借助开塞露。

?查体:上肢主要肌群肌力2-4级,下肢主要肌群肌力2-5级。左手尺侧有麻木感,针刺觉减退。坐位1级,立位0级。

?诊断:颈椎过伸伤术后,脊髓损伤C5ASI/C级

?针灸治疗:针刺腹部、下肢反映点,辅助拔出导尿管、自行排尿,现小便正常,改善大便至2-3天一行,时可自行解大便,控制稍不足。

?经2月余针灸+康复治疗,四肢肌力恢复至4+级,可使用四脚輔具行走。

?分析:脊柱结构完整,运动神经部分受损,针灸起效。

病例4脊髓动静脉瘘—下肢运动障碍、二便障碍

?病情简要:王某,男性,15岁,因“双下肢无力1月余”入院。年9月20日出现左下肢麻木,四肢肌力正常,可行走,1周后出现小便障碍,排尿困难,29日中午双下肢无力家中伴麻木,二便障碍。医院诊断:“脊髓海绵状血管瘤”,予激素冲击治疗,药物需逐渐减量(2周复诊,1月后再评估),大便逐渐恢复正常,小便不可,留置尿管。

?专科查体:上肢肌力、张力正常,下肢肌力3-4级,反射存在,左髌阵挛(+),双侧病理征(+)。坐位3级,立位0级。

?诊断: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针灸治疗:腹针+体针,治疗1次,诉有尿意,治疗3次后尿意明显,开始间断夹闭尿管,后拔除尿管,自行排尿,有疼痛感、淋漓不尽,继续治疗,10次后基本无疼痛感可自行排尿,无明显不适。后排尿时偶有疼痛,排出白色棉絮状物后痛减。(B超提示膀胱内有脂肪团块)

?经综合治疗立位达3级,如期至医院行介入治疗,未随访。

?分析:脊髓内血管性疾患(有供血),通过神经通路传导,针灸起效。

思THINKING考

人体类似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当人体某部分偏离平衡态,通过自愈力可以自动重新恢复正常,但当自愈力有限时,需要外加干预,增加恢复平衡的机会。不论针灸的调整作用途径多复杂都属于反射调节,有赖于神经反射弧的完整;在脊柱的结构和功能,即反射弧相对完整时,通过反射调节针灸更易起效,但从结构完全破坏的例1以及脊髓信号无法传递的例2来看,针灸的作用是否就此止步?

神经反射有短反射与长反射,针灸可通过脊髓途径对器官、组织的功能产生调节作用,那是否可通过反复刺激感觉障碍水平面的上1-2脊髓节段(例如,若T12以下感觉消失,则刺激T10-11水平膀胱经、或督脉穴位),从而促进神经恢复,提高感觉平面?另外,当针刺达到一定强度与时间后,可使体液因子发生变化,举一长反射的典型例子,中科院针麻组的观察,当一只动物穴位针麻后,通过血液循环作用到另一只未针刺的动物上,两只动物的内脏大神经刺激引起的电位改变都受到了抑制,产生针麻作用,说明针刺可引起体液因子释放并产生作用,那长期的针刺治疗释放的体液因子对机体的作用是否也是促进人体修复的另一要素?

针刺反射的调节作用,还有许多更加深入的临床针灸效应机制,等着我们进一步研究。(参考《临床针灸反射学,1.2.8神经-体液调节的长反射,1.4.2针灸调整作用的原理》)

病例分享李姿慧个人介绍

~金观源教授第五期传承弟子~

李姿慧,执业中医师,中西医临床医学学士、针灸推拿学硕士,现在沁园春中医诊所工作。此前医院工作从事针灸康复工作,接触病种:脑外伤(车祸、高处坠落、摔伤)、脑血管病(脑卒中、脑出血术后、脑动脉瘤破裂术后、脑肿瘤术后、脑动静脉瘘)、脊髓疾病(工伤瘫痪、脊髓肿瘤、脊髓动静脉瘘)等,将反映点针灸结合工作,断总结经验,为求执业生涯中做良心“上医”。

图、文:李姿慧编辑:李姿慧

欢迎投稿:cocalice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