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动脉血管壁薄弱后的异常膨出,不是颅内肿瘤。就像气球磨损后往外鼓出来的那个“包”。这种疾病发生率约为2%,也就是说光株洲市区就潜在近1万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一旦破裂,如没有任何物体遮挡,动脉的压力可将血液高压喷出,有近一半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因此及早地发现干预,及时救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平时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这种疾病进行预警呢?除去遗传因素以外,年龄在40岁以上,长期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喜欢生闷气,脾气暴躁、经常感染是动脉瘤形成的高危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瘤未破裂时,有90%的患者是无任何症状的。当天气气温骤降骤升,情绪激动,搬运重物,过度劳累,剧烈活动之后突然出现头痛、脖子僵直、冷汗、眼球活动受限,甚至是意识模糊、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应该高度重视,医院就诊。通过头部CT可以发现颅内是否出血,进一步头部CTA可以发现颅内动脉瘤。如需准确诊断,得依靠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但即便是3D-DSA,准确性也无法达到%,有近0.5%的患者会因各种因素而漏诊。颅内动脉瘤一旦诊断明确,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也可以选择手术。但对于已出血的颅内动脉瘤,24小时内发生再出血的几率约为4%,一个月内再发生出血的几率约为40%。一旦发生再出血,有1/3的患者因救治无效而死亡。因此,除非是高龄、身体条件无法耐受手术,或患者极力反对手术,手术依旧是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主要分为开颅手术和介入栓塞手术,二者的效果相当,手术的死亡风险约为2%。除了颅内动脉瘤直接破裂出血的危害以外,喷出的血液包裹血管,血管容易受到激惹而痉挛收缩,引起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而肿胀,形成脑梗塞。出血后的两周内,是脑梗塞的高峰期,也是患者的高危期,通常患者意识会由清醒转为嗜睡甚至昏迷。脑积水、癫痫等同样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常见并发症。
??总之: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致命性疾病,长期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喜欢生闷气,脾气暴躁的人群应当高度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应对这个“炸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