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经脑血管中心专题报道九ldqu [复制链接]

1#

还记得年年中有一部《拆弹专家》热映,电影讲述了发生在香港红磡隧道里的一次拆弹任务,刘德华扮演一名警队的拆弹专家,要解除姜武饰演的通缉犯制造的炸弹恐怖袭击事件危机,并试图将其抓获……

近日,医院神经外科在姜克文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又顺利完成一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使患者转危为安,其救治过程惊险程度堪比“拆弹”。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为医学界的“不定时炸弹”,90%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一旦破裂出血即是神经科常见急危重症,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偏瘫等症状,CT检查常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患者死亡率致残率较高,需要尽早查CTA(即CT血管造影术)、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大小、部位、形态,依据病情采用开颅夹闭手术或介入手术治疗。

患者周某,女,72岁,以“发现意识障碍2小时余”代为主诉入院,昏迷状,双侧瞳孔为3mm,光反射灵敏,我院急诊行头颅CT(如下图)示:左侧额叶脑出血,脑室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于10月28日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结果(如下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2与A3段有一大小为2.3mm*1.8mm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段有一大小为5.2mm*3.7mm动脉瘤,颅内多发动脉硬化,轻度狭窄。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介入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和开颅动脉瘤夹闭。前者属于微创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快,但费用相对高,后者较前者相对费用较低,适用于发生脑疝的患者。

该患者病情危急,处于出血急性期,病情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出血量进一步增加、再发出血,甚至脑疝加重,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危机患者生命。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同意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姜克文副主任医师再次召集手术相关医生,认真地讨论了手术入路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步骤及防范措施,最终科室决定对患者实施“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姜克文副主任医师、任光辉副主任医师与李武雄医师(三人被称为“科室拆弹小分队”)紧急为患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颅内血肿清除术”,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成功,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安返病房,此时意味着拆弹基本成功,术后仍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复查CT示:右侧大脑前动脉瘤夹闭术及去骨瓣减压术后改变,左侧额叶脑出血吸收期,脑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与-10-28片对比有吸收改变。

目前,复查头部CT,提示出血较前吸收好转,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中。

医院可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急性脑梗死动脉导管溶栓术、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脑动脉瘤夹闭术、脑动脉瘤微创介入栓塞术等神经介入诊疗,通过早期的神经介入治疗,能较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脑血管病致死率、致残率,使得后期治疗费用相对降低,目前介入诊疗已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从而更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洛阳市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医院心脏病治疗中心

医院神经(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心

文字

常亚芬曾跑营

编辑

田文彪

责任编辑

尤云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