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突发性剧烈头痛,警惕颅内ldquo不 [复制链接]

1#

病历:

今年五十岁的吴女士,因长时间体力劳动后出现头昏、头痛、频繁呕吐,家人立即送到我院神经外科,经过DSA检查后医生确认她发生了脑出血。

脑袋里长了一个“不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

治疗方案:在全麻下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后予补液抗炎解痉对症处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患者康复出院。

什么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成像基本原理---将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造影剂和注入造影剂后的血管造影X线荧光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存储起来,获得了去除骨骼、肌肉和其它软组织,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虽然名字里有个瘤却不是肿瘤,而是脑血管壁上鼓起的一个小囊腔,囊腔壁就是鼓起来的很薄的血管壁。它可以单个存在,也可同时出现多个,随着动脉血的搏动性冲击,这个囊腔会越来越大,一旦破裂,血液就像洪水一样沿着蛛网膜下腔扩散到整个大脑表面。由于瘤体很小,故在其破裂出血前很少被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约占80%左右。

发生颅内动脉瘤,如何治疗?

内科治疗:如降压、脱水、抗感染。

外科治疗:

1、开颅手术(夹闭和包裹)原则上是出血3天内或2周左右,最好是出血6h内

2、介入栓塞:标准是出血3天内或3周后,尽量避免出血6h内造影。

什么是介入栓塞术?

开颅手术创伤较大,90年代开展了新的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技术来治疗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是用铂金制成,在微导管的指引下导入弹簧圈,堵塞动脉瘤,其操作性和安全性都很好,现已推广应用在临床之中,弹簧圈非常细,像头发一样。

我院神经外科专家提醒/p>

任何情况下,如出现不明原因的炸裂性头痛、恶心、呕吐、单侧眼睑下垂、看东西出现重影等症状,需警惕脑动脉瘤破裂的发生,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

如果患者发生这种状况,家属一定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就近治疗,切勿长途求医。

家属还要安抚好病人情绪,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另外,剧烈头痛后,患者还会出现呕吐症状,建议家属轻柔地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口中的呕吐物,防止患者窒息。

患者感言

吴女士康复出院时回想整个救治过程,除了感谢医院,更要感谢医护人员。她说“这次死里逃生后,我一直遵从医生指导,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有任何疑问,都可来我院神经外科门诊咨询,由神经外科专家随时为您答疑解惑。

往期精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